2016年6月18日,是钱松杰人生的一个新起点,他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作为上海市第八批援藏干部,赴西藏定日县开展三年的支援工作。这既是一份信任,也是一种责任,更是一次锤炼党性、磨砺意志的机会。他援藏期间担任西藏定日县卫健委副主任、县人民医院院长,在西藏高原挥洒汗水,当好当地人民身体健康的“安全卫士”。荣获“2017-2020年度上海市助力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舍小家为大家 凝心聚力创等级
临别那天,看着妻儿父母不舍的泪水,钱松杰的心情也沉重起来,女儿即将升入高三、父母需要照顾……这一切的重任都将由妻子承担。面对这一切,他还是毅然选择前往西藏,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决心和勇气。初入西藏,他出现头痛、胸闷、心慌和恶心等高反症状,但他顾不上身体的不适,迅速投入工作中。年底要迎接自治区专家组对县人民医院“二级乙等医院”创建的现场评审,面对人员紧缺、部门设置不全等短板,钱松杰勇挑重担,及时召集医院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召开动员部署会。他白天带领医务人员到各科室进行巡查,严格按照评审标准提出整改意见,晚上,时常边吸氧边研究材料、审阅相关制度。当2016年11月23日《西藏日报》公示评审通过名单中出现“定日县人民医院”时,他的眼眶湿润了。
牢记使命忙调研 精准施策成效多
在健康扶贫路上如何做到底数清、防治妥、成效显非常重要,所谓贫有百样、困有千种,各地情况、各个家庭差别很大。为了准确掌握一个家庭或个人主要致贫的病种、发病原因等,便于采取预防措施,钱松杰经常带着县扶贫办的同志踏上崎岖山路,深入各乡镇卫生院和村民家里进行实地调研,为县里出台相关健康扶贫政策提供第一手资料。为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疾病的发生,提高当地群众的健康水平,钱松杰结合上级部门有关要求,针对容易增加医疗负担、导致丧失劳动能力的疑似精神病、包虫病和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等疾病进行全县筛查。共确诊包虫病患者303名、精神疾病患者87名、发育性髋关节发育儿童84名,采取及时的医疗救治。通过上海市公益组织和援藏资金立项,分批安排儿童到上海市儿童医院进行免费手术治疗,避免了因不及时治疗而导致的残疾,从根本上减少了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情况的发生。
多措并举提水平 百姓就医得实惠
钱松杰在如何提高当地医疗服务水平上用足了心、下了大气力。送进去,开展医疗技术援助。他通过区卫生健康委先后选派了三批次“组团式”医疗队进藏开展为期一年的技术援助,通过师带徒、手把手带教指导,为当地培养了一批“带不走”的医疗技术骨干,使许多原先必须要转诊至日喀则市治疗的患者第一时间在县里得到救治。先后邀请了三批次松江区医疗专家团到定日县开展现场教学查房、学术讲座、疑难病例讨论等,为人才的培养传经送宝、为医院的发展把脉指导。为当地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技术团队,变“输血”为“造血”。走出来,安排当地骨干来沪学习。先后安排三批次14名医疗骨干到松江相关医院进修学习,学成后将先进理念和技术带回定日县,进一步提高了定日县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在松江区卫生健康委的大力支持下,定日县人民医院与松江区中心医院、泗泾医院开通了远程医疗服务系统,开展了远程影像和心电诊断、远程会诊、远程教学等工作,使百姓不出县就能享受到上海优质的医疗资源。定日县人民医院的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就医环境得到改善,就医流程得到优化、技术能力得到提高,进一步提升了百姓就医的获得感和安全感。
三年援藏路,钱松杰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治国先治边,治边先稳藏”战略思想和“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始终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务实的工作作风,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位共产党人的铮铮誓言,为脱贫攻坚建设作出了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