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石湖荡镇党委注重加强年轻干部的实践能力锻炼,坚持把改革发展主战场、服务群众最前沿、急难险重第一线作为干部培养“主课堂”,不断提高其综合能力素质。疫情就是战场,战疫就是“大考”,本次疫情发生后,镇党委把疫情防控的“战场”作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考场”,促进干部在疫情防控一线实干担当。
力量下沉,集聚机关干部硬核力量,答好“担当卷”
抓实党建引领,开展党员干部下沉服务。自疫情发生以来,镇党委吹响了号召党员干部加入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冲锋号角,建立“党员先锋岗”、浦江首“先锋队”,迅速组织动员党员干部投入疫情防控攻坚战。实行常态化包联支援机制,做到下沉时间、人员、岗位、职责“四明确”,五百余名机关、公司年轻干部下沉到13个居村、工业区,配合做好核酸采样、值守道口等工作,驻守疫情防控任务繁重点位。培养“中坚力量”,建立一线成长机制。抽调8名青年干部到镇防控专班补充力量,现场指挥调度,全链条做好值班值守、信息发布等各项任务。坚持党建带群建,组建以青年党员为主,入党积极分子、共青团员共同参与的志愿者突击队,随时应对紧急突发情况,自疫情发生以来,多次增援周边街镇协助开展防疫工作。在集中救治隔离点,选派的14名党员干部不惧危险、冲锋在前,临时党支部第一时间引导党员亮身份、作表率、争先锋。加强关心关爱,强化先进典型宣传。以党员论坛、公众号专栏等多种形式开展线下线上学习,把抗击疫情作为最生动的党性教育教材,推动年轻干部从疫情防控大考中汲取力量。创作《浦江“守”——石湖荡镇抗疫工作实录》视频,展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为企纾困等工作中奋勇拼搏、勇毅前行的生动缩影。在“七一”前夕,开展党员先锋评选活动,深入挖掘抗疫期间优秀党员干部事迹,激发年轻干部争当先锋、担当实干的工作热情。
多维度锤炼,彰显选调生青春力量,答好“初心卷”
“疫情当前,作为一名选调生,我们责无旁贷,理应冲锋在前,展现出应有的担当。”金胜村2020届选调生杨体星主动请缨,成为村里的防疫“多面手”,用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担当。在这片热土上,有这样一群青年选调生扎根基层、砥砺奋斗。勇毅逆行,冲锋基层防控第一线。自3月疫情以来,5名选调生与村里工作人员同吃同住,冲在抗疫最前线,与居村委会工作人员并肩战斗60多个日夜。如新姚村选调生蔡峥维在夜间巡逻时,不甚踩入道路窨井中,导致膝盖受伤,在身体恢复后,立即返回村里参与抗疫工作。心系群众,坚守为民服务第一线。选调生在疫情防控期间,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急群众之所急、力所能及地为群众提供暖心服务。如东港村选调生贺加贝在村干部的帮助下,按网格组建7个微信群,每日统计村民物资需求。在母婴用品采购方面,从零做起,主动向村里“宝妈”请教,经过一个多月的“操练”,对孩子们的年龄、使用品牌、注意事项等信息如数家珍。发挥专长,倾力主动担当第一线。聚焦疫情防控难题,选调生积极发挥各自所学专长,出点子、想办法、拿实招,在疫情防控的战场上“各显神通”。如张庄村选调生陈正阳利用计算机技能,编写程序使电脑自动生成、保存核酸检测码,协助工作人员及时完成核酸检测准备工作。泖新村选调生姜宁负责对接村民的配药需求,协助探索市-区-镇三级配药方案,累计帮助百余人次完成配药服务,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搭建平台,激活“第二书记”力量,答好“同心卷”
配备“第二书记”到基层开展工作是在实践中锻炼干部、发现干部、使用干部的重要举措。“第二书记”作为松江区在疫情防控期间探索出来的干部挂职的一种新形式,镇党委深入落实“第二书记”工作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切实打通城市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立足“平战结合”,发挥下沉作用。“第二书记”是疫情防控“平战结合”的有效机制,是居村治理体系的重要补充。组织部门综合考虑各居村发展现状和需求,以属地化管理为主,13个居村选派1名机关或公司干部担任“第二书记”,服从居村的指挥调度。由“战时”转为“平时”,“第二书记”作为部门结对、单位联村的桥梁和纽带,做到“战时”抓应急、抓防控、抓保供,平时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在急难险重中锤炼品性、彰显能力。勇于思路创新,共话乡村振兴。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镇党委通过召开“第二书记”座谈会,继续巩固拓展抗疫工作成果,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共同对筑牢党组织战斗堡垒、加强居村共治等方面深入探讨,充分发挥好“第二书记”品牌效能,为“浦江首镇”宏伟蓝图聚势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