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风采
泗泾医院骨科党支部书记章新君:苦研三年获专利  医生党员立新功
发布时间:2020/12/29 0:00:00阅览次数:27374

 

四肢长管状骨折大多需要置入钢板进行固定修复,如何减少器械置入过程中造成的创伤,让手术更精准?泗泾医院骨科党支部书记章新君用3年时间回答了这个问题。近日,章新君收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一种用于四肢骨折的导航锁定钢板及其附件》,这是在公立医院党的建设下,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双融合、双提升”的实际成果。

多谋善虑,他是一名善于思考的医生。随着骨折治疗理念的更新、治疗技术的进步、内固定工材的发展,患者对微创与快速康复的渴求越来越强烈。然而,受内固定器械的局限,接骨技术在实施的过程中,往往没有合适的内固定材料和工具与之相匹配,四肢长管状骨折的治疗通常无法真正做到微创、有效、精准。章新君深入研究这个痛点,致力突破这一困境,让钢板沿着设定的通道精准置入。通过他的努力,以“一根导丝定乾坤”,在钢板置入过程中,只需将骨针通过导丝端部的圆环固定在骨干上,使导丝对准钢板侧孔,便可引导钢板沿着导丝前行,直至通过断骨面到达骨针处,随后,将骨针卡入钢板侧面的沉孔后,旋转90°就能将钢板稳稳地固定住。

持之以恒,他是一名韧劲十足的党员。三年前的一天,章新君无意中留意到孩子玩耍的一种金属锁扣模样的解锁玩具,走近仔细观察了一番,一个想法在他脑子里闪现:也许可以将锁扣的原理运用到四肢骨折接骨板技术中。第二天,他到超市买了一堆工具,从厨房找来萝卜充当断骨模型,断断续续倒腾了大约一个礼拜后,他越来越强烈地感觉灵光一现的想法并非天方夜谭。经过反复构思、摸索、论证,他正式“开干”,对于没有设计功底、没有机械产品知识的他而言,实际操作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单单把脑子里的东西搬到纸上来就很难,而且很多时候脑子里既成的东西画到纸上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从图纸到模型同样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三年的坚持就是靠着“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决心,展现医务党员在困难面前不退却的韧劲。

修炼成家,他是一名乐于分享的党支部书记。制作模型、实验论证只是第一步,申请专利的过程同样不易。单位同事和朋友都没有申请专利的经验,章新君只能自己上网“恶补”相关知识,什么是专利、专利是如何分类的、不同类别的专利各有什么特点、申请流程是怎样的,这些知识都被他一一整理记录在专用笔记本里。此外,细心的他还特地学习了与专利相关的法律知识,如今,什么是职务发明、个人发明与职务发明如何界定、发明人与专利所有权人的区别等他都烂熟于心,就这样,他从一个“专利小白”修炼成了“行家里手”。他多次在党支部的“主题党日”中,做“申请专利”相关的知识科普,分享“学习精华”,用走过的经验路让支部党员群众“少走弯路”,不仅提升了党支部“三会一课”的内涵,还提升了大家的业务水平,面对同事们的提问和不解,他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总是鼓励支部成员要敢想敢做,才有可能实现突破,也很感恩泗泾医院党总支部营造了一个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工作环境。

发明并非偶然,创新也非一蹴而就。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从医17年来,章新君同志始终把病人放在心上,把心放在病人身上,践行着医生的使命和誓言,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勤于思考,敢于向困难挑战。该专利的取得填补了泗泾医院在专利发明创造方面的空白,今后,将继续在党建引领下鼓励更多有思考、想干事的党员群众突破自我,汇聚多方力量,助力成果转化运用于临床,造福患者。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
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热门点击排行
最新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