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特殊的春天里,我们共同见证了许多感动——一组医疗队的共同选择,一堂春日美术课,一次集体生日,一群人的星夜奔赴……在这背后,是党组织的力量,是心与心的真情呵护,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生动诠释。
松江区高度重视方舱和隔离点建设管理,区委组织部发布《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加强临时党组织建设的工作提示》等通知,在方舱、隔离点工作启动时,同步建立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全区各级党组织第一时间有序推进方舱、隔离点等临时党组织建设,坚决筑牢疫情防控坚强防线,将党组织建在群众身边,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提供有力支撑。
白衣天使“选择留守在这里”
按原计划,区中心医院隔离点医疗队的派驻时间为3月11日至4月1日,随后开始“7+7”健康观察期。但当护士长张凤了解到医院人手紧张、换人顶岗存在困难时,便和队员们沟通,大家纷纷表示“可以继续留守”。不约而同的选择,让张凤非常感动,同时也十分自豪。“目前是疫情最吃劲的时候,我们放弃14天的健康观察期,选择留守在这里!”张凤替大家道出心声。
医疗救助、快速转运收治等“硬核任务”能够顺利完成,离不开白衣天使们的辛勤奉献。区卫生健康工作党委派出的多支医疗队,在出征时便成立临时党组织,号召全区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卫健系统400余名医务人员进驻定点医院、方舱、隔离点开展工作,党员干部带头冲在前、干在先,坚决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小昆山隔离点,医疗队开设24小时医务热线,每天了解入住人员的身体情况和情绪动态;在松蒸公路的一处方舱医院里,医疗队积极调动资源,给孕妇、婴幼儿、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准备叶酸片、奶粉、软食等。
重庆援沪医疗队1567名队员抵达松江以来,与区卫健委和医疗机构紧密配合,在隔离收治点采用中医药疗法、心理咨询等多种方式有序开展工作。针对患者不适合剧烈运动的情况,特意制作八段锦教学视频,患者只需用手机扫描墙上二维码,便可跟随练习,以此调节身心、增强抵抗力。
乐学课堂“春天就在身边”
“春天有什么?”“有鲜花,有绿草地!”“这边有柳树,还有鸟儿!”……九亭医院护士沈松美担任着这堂春日美术课的老师,正绘声绘色引领孩子们畅享着窗外的盎然春意,不一会儿,一幅幅“春日美景”便跃然纸上。
孩子们的静心学习得到保障,家长才能放心。由九里亭街道管理的一处方舱医院临时党支部,为孩子们精心准备了多功能教室,从临近学校调拨到的课桌椅、数次升级的网络、志愿者的精彩授课,为孩子们上网课、自习、知识拓展互动提供坚实保障。
不久前,临时党支部还曾几经接力,把因密接后转阳而隔离在他处的13个月宝宝,安全地送到妈妈身边。这些暖心举动,见证着九里亭街道方舱医院集体工作人员的努力付出。
硬件升级的同时,柔性关怀也在提升。“祝你生日快乐……”4月29日晚,在松蒸公路上的另一处集中救治点里响起生日歌,原来,是重庆援沪医疗队、石湖荡镇管理团队和临时党支部联合策划,买蛋糕、买贺卡、布置氛围,“仪式感”满满地为几位患者在这里过集体生日。
虽然疫情隔断了与家人共度生日的约定,但这次与众不同的集体生日,给患者留下了不一样的感动。临时党支部副书记柴丽莉说:“患者的情绪也是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希望这个集体生日能让大家开心一些,忘却病毒的困扰,也希望他们能够早日康复,回归正常的生活。”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也是党组织关心的事。三餐饮食、医疗救治、心理疏导、清洁消杀、物资运输、人员转运等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源自于医务、管理、保障、转运等所有工作人员的用情付出、用心守护。
星火驰援“共守一方清和”
近期,区文旅局、区规划资源局、区财政局、区科创办及G60创新研究中心等单位同志们闻令而动,带上党旗、火速驰援一处新开辟的方舱医院,临时党委同步建成。
甫一抵达,在临时党委指挥下,志愿者有序完成舱内卫生保洁、物资搬运等前期工作,马不停蹄接受培训,第一批志愿者当夜便入舱开展服务。第二、第三、第四批志愿者紧随其后,4班次梯队式24小时不间断接力。
高效运转,同心抗疫,有力的组织调度让大家迅速“拧成一股绳”。在各方舱、隔离点临时党组织建立之初,就明确“十大职责”“十大纪律”等工作制度和规范,党组织和党员亮阵地、亮身份,积极发挥作用。为全力配合好重庆援沪医疗队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石湖荡镇党委班子领导和青年干部组成“浦江首”党员先锋队,与区纪委、教育局选派增援同志一同入驻,临时党支部在行军帐篷中郑重挂上党旗,建立医疗救治、联动协调等十个工作项目,并以“1+1”的模式,在镇机关对应成立十个工作组一一对接,“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同步工作。泖港镇管理的一个临时中转隔离点党支部,建立“寝室长”制度,招募患者党员为“寝室长”,示范带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抗疫斗争,汇聚成共同抗疫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