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8月18日,松江区中心医院工作人员例行筛查发现一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异常。区卫生健康工作党委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领导指示精神,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科学、精准、依法做实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切实做到学史力行、冲锋在先,在战“疫”一线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
迅速激活应急机制,强化统筹指挥
立即启动紧急响应机制。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及时高效处置,连夜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区卫健委“8·18”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设立现场指挥部。领导小组成员全部一线指挥,24小时全天候调度。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疾病防控、医疗救治等9个专业组,明确责任、压实任务。同时,安排委分管主任第一时间进驻中心医院现场指挥。
“战时中枢”高速高效运转。这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硬仗!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每日召开防控工作例会,建立及时报告、专家会商、应急处置等工作机制,协调全区卫健系统充分发挥疫情防控主力军和专业机构作用,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事不过夜的精神,以最快速度、最坚决态度、最果断措施、最务实作风,全力以赴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
落实落细防控举措,有效稳控疫情
科学有效阻断疫情传播蔓延。区卫健委连夜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派出流调队员250余人次调查核实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活动轨迹,第一时间锁定密接、次密接和筛查人员,协同公安、民政等部门和相关街镇,对区中心医院、有庐公寓等重点场所进行闭环管理,分类分级落实人员管控,最大限度降低影响。同时,统筹调度全区检测资源,通宵达旦完成检测核酸任务。对病例相关场所均进行终末端消毒。
加快推进新冠肺炎疫苗接种。接种新冠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最经济、最有效、最方便的措施。区体育馆接种点、各街镇接种点位以及12辆接种移动车的医护人员加班加点,保证满足百姓接种需求,并加快为6个15-17岁接种新冠疫苗接种点配备儿科和心理医生,尽快建立全民免疫屏障。
持续强化医疗机构督查监管。持续加强督查监管,组织全区医疗机构开展疫情防控自查互查,普通门诊、急诊、发热门诊通道严格分开不交叉。区卫健委监督所对全区发热门诊、发热哨点开展全覆盖监督检查73户次。
全面提供服务保障,齐心共度时艰
有序分流。区中心医院封闭管理后,区卫健委连夜制定区内医疗服务分流工作方案,调整集中隔离点人员就诊定点医院。加强区内其他医疗机构业务力量配备,合理分流区中心医院门急诊业务。闭环服务。在区“8·18”应急指挥部的大力支持下,闭环转运区中心医院部分高龄医护人员集中医学观察。在确保手术安全和手术质量的前提下,完成院内必须手术7台,保证区中心医院停诊不停服务。区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进驻区中心医院开展应对公共突发事件心理干预。关心关爱。区中心医院组建志愿服务队,为在院人员提供运送物资、协助食堂送餐、中药汤剂配送等服务。平均每天送餐6000多份,累计配送防疫中药汤剂20000余袋,提供小商品配送3048件。医院工会及时排摸双职工家庭生活困难情况,解决需求55件。解封前后。解封前,区中心医院提前制定闭环管理解封方案。排摸梳理全院出院病人信息,建立出院病人一人一册,协调交通部门做好人员送达、交通疏导等工作。解封后,对全院各区域环境予以全面消杀,统筹安排全院医务人员力量,恢复正常诊疗秩序,有序做好200余名住院病人的后续诊疗服务。
强化基层党建引领,筑牢疫情防线
细耕抗疫责任田。区中心医院第一时间成立现场指挥部,制定闭环管理处置方案。现场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院感防控等14个应急专班。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成立感染科临时党支部,组建党员责任圈,加强与群众沟通,解决困难。全院推行党支部网格化管理,共建立网格121个,实行“一圈一格一员”,压实责任,细化任务。组建党员突击队。区疾控中心快速以支部为单位成立疫情防控突击队。传防部党支部与慢病部党支部统筹专业技术人员组建流行病调查大队,共同完成确诊病例、密接和次密接的流调工作。检验监测党支部扛起新冠疫情相关的环境采样和实验室核酸检测重任,一天最高检测量达1300多份。坚守生命转运线。区医疗急救中心党总支部组建25人的党员转运突击队,党员示范车始终冲锋在前。强化闭环管理,启用临时洗消点,统筹资源,扩能增效,保障疫情防控和人员转运需要。共出动转运确诊、密接与次密接、核酸样本共130车次。同时,确保群众日常院前急救业务。
经过14天的闭环管理,9月1日零时,区中心医院和有庐公寓解封,这是全区上下共同努力取得的阶段性胜利。“解封”不“解防”,区卫生健康工作党委将继续把党史学习教育同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带领全系统党员干部职工坚持“学史力行”,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抗击疫情和服务群众的强大动力,为建设现代化新松江和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