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党委和广富林街道党工委联合举办“牢记嘱托跟党走,扬帆奋楫建新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主题活动暨“学思践悟”习近平总书记上海足迹示范党课。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党委书记殷耀,党委副书记、校长汪荣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时建英出席活动。
大学是城市振兴发展的强大支撑
活动以视频党课《沿着习近平总书记上海足迹》开篇,从“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到“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从“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到“继续探索,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超大城市管理新路子”,再到“上海的党建,要走在全国前列”,习近平总书记以历史的高度、世界的眼光,为新时代上海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2007年5月,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出席同济大学百年庆典时指出,大学是城市振兴发展的强大支撑。
殷耀以《牢记嘱托 砥砺奋进》为题,围绕“大学支撑城市发展”的重要使命,结合自身学习体会讲授专题微党课。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作为长三角地区唯一一所聚焦对外经贸领域的高校,正在深入思考并努力回答“两个何为”:学校赋能上海这座城市,何为?学校在新一轮上海高水平对外开放过程中,何为?他表示,学校将进一步赋能城市的人才培养链、知识创新链,进一步推进学科链对接产业链,更好服务上海城市发展;将坚守服务对外开放,着眼于人、着力于人,在深化合作、跃升能级中,为促进大学和上海城市的价值共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上海是一座光荣之城,新时代青年在新征程上紧握“接力棒”,赓续红色血脉,情景党课《薪火相传 使命在肩》生动演绎了广富林街道庞美娟和王广立这对抗美援朝党员伉俪的革命风采。会上,时建英、汪荣明为“光荣在党50年”的党员代表颁发纪念章。
广富林街道与松江大学城各高校牢记总书记嘱托,凝聚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强大合力,打造“七色桥”区域化党建平台,推动高校人才、学科资源向社区下沉,形成各领域基层党建联组学习、联手调研、联动整改、联推发展的“四联”党建机制。驻松高校结合各自学科优势纷纷赋能基层,会上,正式发布地校联推项目,包括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城市文脉”传承发展、东华大学“设计+美好生活”核酸亭改造、上海外国语大学“‘英’爱而来”益智同行助学、华东政法大学“法治文汇”等。
使党的工作覆盖经济社会发展的所有领域
2007年4月,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静安区调研党的建设工作时强调,要通过构建单位党建、区域党建、行业党建互联、互补、互动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使党的工作覆盖经济社会发展的所有领域。
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实践中,广富林街道党工委不断推进党建引领下的自治、共治、德治、法治、数治“五治”融合,使基层治理有魂、有序、有力。近年来,街道以“七色桥”区域化党建联盟为桥梁,汇聚大学城优质资源为基层治理赋能。街道党工委书记围绕政治引领、以人民为中心、创新实践作了深刻讲述,同时勉励各党组织书记勇当“施工队长”,时时事事对标对表,提升服务党员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不断织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来自地校双方的8名基层党组织书记,通过主题朗诵《书记说》将基层党建赋能城市治理的实践举措娓娓道来:完善“四包”工作机制、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推动“数字新青年”行动进社区、打造党员群众的温馨家园、打造社区法治港湾、做好师生“三心”人、培养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善用“大思政课”......他们用生动的讲述展现“党建工作的难点在基层,亮点也在基层。”
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在主题讲述《推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环节中,三位专家学者从建设人民城市、参与全球治理和培育国际英才等方面做了深情讲述。上海对外经贸大学WTO亚太培训中心执行主任、贸易谈判学院副院长、世界贸易组织讲席(中国)研究院副院长应品广围绕强化全球经贸治理领域特色和优势,阐述要在国际贸易规则中注入中国元素。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贸易谈判学院国际经济组织系副教授王思语是一名党员教师,她锚定“讲政治、重研究、严纪律”的主线,践行培养投身国际事务人才的使命。区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相关领导从松江“十四五”规划的战略定位出发,向大家描绘了松江新城“一廊一轴两核”的空间发展格局与“10+X”空间规划战略体系。
近年来,街道以“双服双创”党建工作机制重点,赋能国家级大学科技园、高新技术企业,人才集聚、科创策源效应不断凸显。4位青年学生围绕“党建领航激发科创动能”,以情景短剧的方式,再现了松江大学城“双创”集聚区作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一廊九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搭建一体化合作平台,推进集群与高校产学研深度融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有效发挥高校优势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