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要完善党员教育管理、作用发挥机制。党员干部队伍作为改革的先锋力量,其能力素养直接关乎改革成果。作为新时代党员教育工作者要敢于自我革命,以党员教育涵养初心、恒心和决心,不断为全面深化改革添足“精神动力、干事定力、发展势力”,全力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
聚焦精准施教,提升党员教育“适配度”。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中,不同领域、不同岗位的党员干部面临着多样化的挑战与任务。一方面,深入开展调研分析,全面了解党员干部的知识结构、能力短板和发展需求。另一方面,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立体化教育平台。强化实践锻炼,搭建党员成长“练兵场”,让党员干部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
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党员干事“内驱力”。完善的激励机制是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的重要保障。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把党员干部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表现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注重考核工作实绩和群众评价。关心关爱党员干部,为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为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党员干部撑腰鼓劲,让他们在改革中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注重协同联动,凝聚党员教育“向心力”。党员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党组织、各部门之间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级党组织在党员教育中的主体责任,党组织书记要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抓、负总责。建立健全党员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党员教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和力量,共同推进党员教育工作。加强与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等培训机构以及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党员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路漫漫其修远兮”,全面深化改革的征程充满挑战与机遇。新时代党员教育工作者要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以完善党员教育管理、作用发挥机制为契机,以敢于自我革命的精神,不断探索创新党员教育的方式方法,涵养党员干部的初心、恒心和决心,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持,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作者:松江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 沈乐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