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党正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广大党员干部需如凿井般深掘不止,似探源般见微知著,像攻坚般笃行不怠。从筑牢思想根基固本培元,到精准查纠问题祛病除弊,再到创新机制提升治理效能,广大党员干部唯有以持之以恒的毅力和与时俱进的智慧,方能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融入血脉、践于行动,为事业发展注入磅礴动能。
凿井者深掘不辍,于固本培元中让作风建设常砺常新。“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需以“日日行不怕千万里”的恒劲筑牢思想根基,让“常学常砺”成为政治自觉。党员干部当把作风建设视作“铸魂工程”,既要深学细研中央文件的“原典原著”,在“晨读夜学”中校准思想坐标,又要善用“云端课堂”“指尖平台”,将纪律要求嵌入工作碎片、融入生活日常,让理论学习从“集中灌输”变为“浸润式滋养”。可开设“作风建设微课堂”解剖典型案例,以“片中人”警醒“局内人”,通过还原“温水煮青蛙”的破纪轨迹、解析“蚁穴溃堤”的贪腐逻辑,让警示教育从“耳旁风”变为“心头刺”,以思想淬炼夯实“不想腐”的堤坝。
探源者见微知著,于抽丝剥茧中让问题查纠常严常实。“治乱绳,不可急。”纠治“四风”需以“显微镜”查病灶、“手术刀”除沉疴,既要紧盯“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腐败”等传统顽疾,更要警惕“电子红包”“隐形福利”“培训考察变异游”等新动向。党员干部当躬身入局“找痛点”,通过大数据比对公务消费流水、智能筛查异常审批流程,让“四风”问题在数字监督下无所遁形;要走进街头巷尾“听民声”,把群众反映的“门好进事难办”“政策落地打折扣”等问题列成“负面清单”,以“群众点单、干部接单、纪委督单”机制推动问题“上账销号”。对查摆出的问题实行“分级诊疗”,既揪“表面症”更挖“根源病”,让作风检视从“走过场”变为“动真格”。
攻坚者笃行不怠,于革故鼎新中让治理效能常治常新。“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需以“钉钉子”精神打通制度执行的“最后一公里”,推动整改从“治已病”向“防未病”升级。对查纠出的问题要建立“整改台账+责任清单”,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季评估”,对“虚假整改”“敷衍整改”者严肃问责,让“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更要在“建章立制”上破题,针对“快递送礼”“隔空收礼”等新型腐败,出台刚性制度,将“八小时外”监督纳入制度框架;通过完善“三公”经费智能监管系统、推行“无接触式”公务接待等创新举措,让制度约束从“事后惩戒”变为“事前预警”,以治理现代化筑牢作风建设的“铜墙铁壁”,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落地生根”到“枝繁叶茂”。
(作者:松江区建设和管理委 胡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