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湖荡镇以党群服务阵地建设为总抓手,满足群众需求为导向,将存在房屋陈旧、有安全隐患、功能设施不全等问题的原党群阵地进行拆除重建,突出强化政治功能、治理功能、服务功能,聚力打造党员依赖、群众信赖的“家门口”党群服务阵地。目前泖新村党群服务中心已完成焕新升级,以崭新面貌投入运行。
因地制宜,打造一站多能“服务圈”
空间布局重塑造。泖新村党群服务阵地巧妙结合泖新村内百年柴家老宅、江南第一松、泖河等特色元素,将党群阵地空间布局最优化、资源配置最细化、功能融合最大化,持续提升阵地能级,提供强有力的实体支撑。升级“一门式”党群服务阵地,嵌入“组织生活”“初心书房”“泖里议事厅”“窗口服务办理”等功能模块,构建“党性教育、党群议事、政策直达、服务零距”的红色治理综合体,打造党员群众身边的红色港湾。
党建资源强汇集。将优质资源“送学上门”、“触手可及”,让党性教育在基层走深走实,形成学习型阵地。集成市、区、镇各级各类资源,持续深化镇级党建品牌“育见你”,立足基层党组织、党员多样化需求,制定“育见你”党课宣讲配送清单,点单式宣讲精准对接基层党组织理论需求;在初心书房内的醒目位置设立“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区,同时放置资源服务清单、学习资源清单等宣传手册,丰富党群阵地服务内容和形式,引导农村党员读原著、悟原理。
老有所依,绘就养老服务“幸福圈”
文化养老新风尚。为满足社区“15分钟银龄服务圈”,泖新村党总支整合石湖荡成人学校、社区能人达人、退休党员等多方特色资源,以“文化养老”新形式为老年群体搭建学习交流平台,进一步提升党群服务质效。聚焦老年群体需求,量身定制“幸福养老”系列项目,开设红色读书会、传统文化讲座、手工制作、书法学习班等多个领域特色课堂,丰富日常生活。如开展“巧手织生活 银龄包幸福”手工课,丰富老年人生活,锻炼其动手和思维能力。“别看我这双手种了半辈子地,编起包来可不含糊!”68岁的王婆婆骄傲展示自己红色的斜挎包。
健康服务全方位。党群服务阵地内含有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设立日间照料中心、长者照护之家等功能区域,为老年朋友提供全方位、专业化、可“托管”式的健康服务。泖新村党总支深挖优质医疗资源,与石湖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达成结对共建,创新打造健康加油站“云诊室”。定期推送健康科普视频,建立个性化健康档案,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慢性病管理、延伸处方、出诊等医疗服务,并联合上级医疗机构定期开展健康义诊、专病巡诊、线上问诊等便民服务,将医疗资源送到“家门口”,实现“小病不离村、健康有保障”。
精耕细作,激活基层善治“主引擎”
党群议事成闭环。深化“泖里议事汇”治理品牌,通过“问题清单”变“幸福账单”的实践路径,推动党群阵地成为凝聚共识、破解难题、服务民生的一线平台。由村党总支书记牵头,推行“群众点单—微网格长接单—党总支买单”机制,形成“大事大议、小事小议、急事立议”的议事规则,构建接单、处置、答复、随访、督办闭环管理。累计推动49微网格健身场地等8处社区微改造。此外,建立“村民监督员”机制,鼓励村民通过“泖里议事汇”平台举报问题线索,形成长效共治格局。
党建联建聚合力。联合上海航天局、凯达公路工程公司等多家单位,通过需求清单精准对接、资源清单全村覆盖、项目清单专项行动,推动党建联建成果向基层治理效能转化。如针对群租房乱象、违章搭建等“顽疾”,泖新村党总支与石湖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党支部建立“党建+专项治理”协作机制,通过“疏堵结合”推进综合治理。双方通过联合巡查、信息共享、突击执法等方式,对群租乱象和违章搭建开展集中整治。累计排查环境整治115余处,拆除私搭乱建35处,同步建立动态监管台账,有效遏制问题反弹,村民居住环境和安全秩序得到显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