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建设和美乡村的实践中,石湖荡镇东夏村党总支积极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强大的治理动能,通过创新机制充分发动群众、凝聚治理合力,精准解决民生关切,让发展成果公平惠及全体村民, 赢得了广泛赞誉,获评2025年上海市“新时代先锋堡垒”。
聚焦需求解民忧
东夏村党总支始终将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根本宗旨,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敏锐捕捉村民诉求,精准发力,切实解决了一批影响生活品质和安全便利的“关键小事”。
破解“充电难”,守护安全线。 针对平移社区普遍缺少安全、便利的电动自行车室外充电设施这一突出安全隐患和民生痛点,党总支果断行动,牵头组织村民代表、房东租户、老干部、党员志愿者等共同商议,提出在平移房屋矮围墙安装防水插座加装伸缩雨棚的解决方案。党总支积极协调资源、推动落实,并同步加强新《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宣传,有效提升了充电安全性和村民消防意识。
扩容“活动圈”,温暖夕阳红。 在走访中,村干部发现五朱公路以东近600户集中居住区老年活动室空间严重不足。回应老人迫切期盼,党总支迅速组织研讨,制定适老改造“两步走”计划。一方面,利用“认领微心愿”平台,将闲置办公室改造为集议事、服务、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室;另一方面,对村卫生室、老年活动室入口进行无障碍改造,并优化原有空间布局。这些举措显著拓展了老年人的活动与社交空间,提升了晚年生活质量。
扫除“出行盲”,筑牢安心路。 随着社区规模扩大,夏圩南路沿线多个路口存在视野盲区,给村民出行带来显著安全隐患。党总支高度重视,主动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经多次实地勘察论证,最终确定在关键点位安装5面定制广角镜的方案。党总支组织专业施工,严把质量关,确保每一面镜子发挥最佳“扫盲”效果,切实守护村民出行安全。
赋权增能聚民力
东夏村农民相对集中居住,打破了传统格局,对社区治理提出了新课题。面对挑战,村党总支深刻认识到,村民是治理的主体而非客体。关键在于赋权于民、激发活力。
依托镇“认领微心愿·荡里汇幸福”机制,东夏村党总支发动老党员、村干部、镇职能部门代表、乡村创客等多元力量成立“浦江议事会”。
在“浦江议事会”推动下,东夏村诞生了集中居住区专属的村民公约——“东夏有约”。公约涵盖环境、装修等六大篇章,由村民共同商议制定、共同承诺遵守。为将公约落到实处,东夏村创新引入乡村治理积分制,将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文明乡风等要求量化融入积分体系。积分制巧妙地将“要我参与”转化为“我要参与”,极大地释放了村民的自治热情和智慧潜能。
在“浦江议事会”平台引领、“东夏有约”公约规范、积分制激励驱动下,村志愿者、网格长、新老村民、在地企业等力量被有效凝聚。东夏村成功构建起“党建搭台—村民自治—共建共享”的治理新生态,“我参与、我承诺、我执行”成为村民自觉,真正实现了治理重心下移、活力迸发。
共享成果惠民生
在乡村振兴的号角声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带来了活力、动力。2021年,在外创业二十多年后的陈洁返乡投身于乡村振兴事业,在上海思尔腾茸城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的带领下与一起返乡的陈健、丁伟合作开办了“有米餐厅”,共同打造了“荡里·有米”产业社区,助力乡村振兴。2022年,“荡里浦江,有米有你”旅游线路成功入选“乡村是座博物馆”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东夏村党总支积极协助“有米”社区举办了“有米敬老行,油米暖村情”活动,850户村民每户都领取到了一袋大米和一桶食用油,80岁以上老人还免费拍了照片。活动发起人陈洁表示:“回乡创业后,我们的工作得到了村民们的大力支持和高度认可,举办这样的主题活动一方面是回馈他们,另一方面是让我们产业社区与村民们的融合更为密切,更为联动,为乡村振兴的未来项目做好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