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松江区委组织部、区委社会工作部共同举办的党群服务阵地“六力”训练营暨“联系服务专员”专题培训在方松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班。来自全区50个网格党群阵地的144名“联系服务专员”作为首批学员开启为期4天的岗位大练兵,作为深化阵地包干服务的“关键一招”,激活新兴领域党建强劲动能。
锻造硬核多面手,从“单打独斗”到“协同服务”
像施建跃这样的党建工作指导员,松江有500多人,最近他们中的一些人又有了新身份,网格党群阵地的“联系服务专员”。
为深化新兴领域党的组织体系全覆盖,推动组织组建和有效运行无缝衔接、同步发力、一体贯通,松江区通过“明确一批专职工作人员、吸收一批下沉力量党员、转化一批党建工作指导员”模式,组建了359人的“联系服务专员”队伍,对接服务1744个新兴领域党组织。
各街镇、经开区边实践边探索边完善,紧贴实际建强专员队伍,老青携手、专兼结合、党建和业务共推互促,让每一个新兴领域党组织都有相对固定的专人常态化开展联系服务。泗泾镇采用“1+1”双专员模式,1名阵地专职或下沉人员、1名党建工作指导员共同服务,46名退休老书记老支委极大增强党建服务工作力量;泖港镇探索“双员融合”,选拔党务、业务均娴熟的镇属园区党建工作者任联系服务专员,推动“党建+业务”齐抓共管;中山街道等把外地驻沪流动党员党组织、居村党组织、区域化党建单位等纳入联系服务范围,拓展服务对象的同时,有效链接各领域党组织的资源需求。
划定作战路线图,从“单一体系”到“多维融合”
为提升网格党群阵地包干服务机制的针对性实效性,区委组织部与社会工作部协同发力,广泛听取基层意见,深入分析研究本区新兴领域党组织情况,就“谁来包干、包干什么、怎么包干”明确作战图和路线图,合力落实“选优建强、定责包干、跟踪帮办、分类服务、带教练兵”五项举措,明确联系服务专员“六个一”职责清单,让大家思路更清、方向更明、步子更稳。
针对联系服务专员来源广、数量多、基础各异的情况,区级层面举办专题培训,通过全面动员、工作解读、资源推荐、互动交流、项目体验、练兵比武,进一步明确职责、形成共识、提升能力,并转化为服务基层党建和新兴领域党组织的集体行动;针对新兴领域党组织规模、特点、问题需求不同的情况,推动开展分层分类服务,鼓励先进基层党组织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为基础较差的党组织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服务;针对服务新兴领域党组织专业能力不足的问题,探索“多员联动”“组团服务”,依托网格党建机制,加强与营商、市场、城运等各类力量的联系,加强企业信息互通共享,发挥专业力量叠加优势,共同做好各项工作。
拓展赋能资源库,从“单向输出”到“双向奔赴”
为了可持续有效破解“联系服务专员”能力瓶颈、新兴领域党组织资源短缺等问题,通过建立一份动态更新的服务对象档案、一份符合新兴领域需求的资源项目清单、一份“联系服务专员”履职加油包、一条党建赋能热线体系,强化队伍、机制、平台的互融共促,提升网格党群阵地包干服务能级和质效,实现双向赋能、双向服务、同频共振。
一方面,发挥“联系服务专员”红色管家作用,依托“中央库房”“中央厨房”和“三式助学”“组织生活开放日”等机制平台,以政治功能为重点,助力新兴领域党组织自转能力提升。根据市、区、街镇组织生活提示和党组织实际,每月初对接联系,帮助定制组织生活,坚持走出去、到阵地和送上门相结合,通过全程帮办、资源配送、查看组织生活记录、推荐优秀案例等方式,确保新兴领域党组织规范、便捷、有效过好组织生活。
另一方面,依托全市12371党建赋能热线体系,通过AI党务通、“先锋上海”小程序、“青春合伙人”项目等,一体联动为网格党群阵地、联系服务专员和新兴领域党组织赋能。区级层面以深化包干服务为抓手,加快推进“985”党建赋能工作体系建设,联动部门、高校、党校、行业、优秀书记、社会力量等,以资源的高效链接和精准匹配,为新兴领域党建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