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小昆山镇针对流动党员组织生活难开展、教育管理难落实、作用发挥难到位等诸多问题,结合实际施策,积极探索创新流动党员管理模式。以“五链联动”为抓手,充分凝聚流动党员红色先锋力量,激发流动党员红色活力,确保流动党员在流动中不失联、不掉队。
筑牢组织链,让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
建立多种方式确保所有流动党员纳入有效管理。精准摸排,健全信息台账。由综合党委牵头,各级党组织配合,通过走访、电话等方式,对辖区内的流动党员进行“拉网式”排查,详细记录流动党员的姓名、年龄、联系方式、流出地和流入地地址、从事职业等信息,建立起完备的流动党员信息台账。同时,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流动党员的信息变化,确保对每一位流动党员的情况都能做到心中有数。现已覆盖200多家企业流动党员27名,未覆盖企业流动党员数38名。创新设置,优化组织架构。根据流动党员的分布特点和实际需求,创新党组织设置形式。通过“一轴两翼三片区”镇域发展规划建设,成立小昆山街区及大港街区两个党组织,由他们总体负责,周边党组织辅助,积极探索“互联网+党建”模式,利用线上平台,为流动党员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组织归属。双向共管,强化责任落实。建立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双向共管机制。流出地党组织主动将流动党员信息转入镇党统,由综合党委定期联系,累计已联系流动党员186次、全国各地党组织12次,切实为流动党员提供学习、活动场所和服务保障,让流动党员在异地也能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真正做到“离乡不离党”。
完善管理链,让流动党员“管理更规范”
完善及创新管理手段。明确管理责任。小昆山镇综合党委、市场监督所等党组织积极接纳企业、“小个专”、商铺等流动党员,将其纳入本地党员管理体系,为流动党员提供参加组织生活、学习教育、志愿服务等活动的机会,及时向流出地党组织反馈流动党员的情况。严格组织生活制度。规范流动党员的组织生活。要求流动党员无论身在何处,都要积极参加党组织生活。小昆山镇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党组织活动,让流动党员参与学习讨论和交流发言;同时,加强对流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考核,对无故不参加组织生活的流动党员进行批评教育。创新管理手段。积极探索创新流动党员管理的新方法、新手段。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党统实现对流动党员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对流动党员的宣传教育和管理服务,如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学习资料等,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强化学习链,让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学”
坚持多措并举,创新学习形式,丰富学习内容,确保流动党员学习“不断线”。搭建线上学习平台。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打造“指尖课堂”,定期推送党的理论知识、政策法规等学习内容。同时,结合主题教育、党纪教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等,已组织流动党员开展线上线下交流研讨9次,不断提升流动党员的政治素养。建立“1+N”结对帮学机制。安排就近1个党组织与N个流动党员结对,比如光大党支部现有流动党员3名,均为附近未成立党组织企业员工,党支部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时,流动党员共同参加,共同学习。通过微信群、“学习强国”app等分享学习资源。小昆山镇现有“1+N”7对,累计已开展58次学习活动。创新学习方式方法。探索创新适合流动党员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举办“流动党员学习二十大精神挑战赛”,以竞赛的形式激发流动党员的学习热情。结合流动党员工作实际,开展“车间微课堂”等特色学习活动。
搭建服务链,让流动党员“在外不孤单”
积极解决流动党员的实际困难。提供生活关怀服务。建立流动党员服务热线,随时解答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现已发放30个爱心接力站(其中党员经营户有4个),里面配备齐全,提供WiFi、热水、充电设施、医护护理包等,让流动党员充分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定期走访流动党员,了解他们的生活需求并给予帮助,开展法律援助、权益维护座谈会,解除困难流动党员的后顾之忧。开展就业创业帮扶。积极为流动党员提供就业创业信息和指导服务。举办流动党员就业创业培训班,邀请专家讲解就业政策、创业技巧等,提高他们的就业创业能力。开展人才落户政策培训,为有落户意向的流动党员提供借鉴和启发。组织文化娱乐活动。镇党委积极开展运动会、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文艺演出、读书分享会等丰富流动党员业余生活。建立流动党员活动中心,配备图书、健身器材等设施,为流动党员提供学习、休闲的场所。同时,鼓励流动党员组建兴趣小组,如书法协会等。
激活作用链,让流动党员“有为更有位”
鼓励流动党员积极参与当地的志愿服务、社区治理等活动。立足岗位做贡献。鼓励流动党员在工作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引导流动党员立足本职工作,如每年开展1次党建融合项目,鼓励流动党员带头攻克技术难题,自2018年以来,共有5名流动党员申报此融合项目。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动员流动党员积极参与镇社区治理。引导流动党员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参与社区环境整治、治安巡逻、矛盾调解等工作。如流动党员周俊标同志在“贝碧嘉”台风来临时,迅速冲在一线,检查水管及排水情况,历经两个小时成功疏通下水道,他还利用业余时间解决社区矛盾纠纷等。为镇域发展建言献策。搭建流动党员建言献策的平台。小昆山镇定期组织流动党员座谈会等活动,听取他们对小昆山镇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同时,鼓励流动党员利用自身资源为镇里招商引资、引进人才,为小昆山镇建设贡献力量。
通过“五链联动”,小昆山镇有效激发了流动党员的红色活力,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流动党员们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下一步,小昆山镇将继续深化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方法,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