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舒城县:启动“十整十建”专项行动 确保整改落到实处发布时间:2014/9/1 10:23:00 文章浏览:5535次 文章来源:报刊网站
在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舒城县始终坚持向问题开刀、以整改开路,针对前期查摆和群众提出的突出问题,开展“十整十建”专项行动,坚持一项一项整治、一个一个突破,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确保整改工作落实到位。
以整治文山会海、检查评比泛滥为重点,建立改建会风文风、科学绩效评价长效机制。认真对照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转变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全面深入查找本地、本单位在会议召开、文件、简报制发以及改进会风文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修改、完善严格规范会议、文件的相关制度规定,坚决取消一切没有实质内容、没有实际作用的会议活动和文件、简报。
以整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为重点,建立为民服务长效机制。针对为民服务中“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和群众办事难突出问题。着力解决机关推诿扯皮、办事效率低下,不遵守上下班纪律、上班期间上网聊天、玩游戏、炒股、看电影等问题,着力解决慵懒散拖、推诿扯皮、吃拿卡要,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坚决纠正工作人员对待群众来访服务态度生硬、推诿扯皮现象。
以整治奢侈浪费为重点,建立党员干部厉行节约长效机制。聚焦公款吃喝、奢侈浪费和“三公”经费开支过大突出问题,推进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严禁用公款大吃大喝或安排与公务无关的宴请,坚决查处利用农家乐、私人会所等场所公款吃喝行为。开展节日明查暗访,查处典型案件,公开通报一批违纪违规典型案例。加强“三公”经费审计监督,加大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政府投资审计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规的单位和责任人。
以整治公车私用为重点,建立规范公车管理长效机制。认真抓好省市县关于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有关文件的落实,坚决查处违规换车和借车、摊派款项购车、豪华装饰公务用车以及公车私用等行为,规范公务用车管理。认真抓好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的落实,5年内全县党政机关一律停止新建、扩建、迁建和购置楼堂馆所。
以整治“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为重点,建立完善干部考核评价、选拔任用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体系,坚决叫停违背科学发展、盲目铺摊子上项目的行为。正确处理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关系,建立重质量、重效益、重落地、重项目实际开工的招商引资导向,制止和纠正招商引资水分多、虚假签约、质量和效益不高等问题,坚决查处制造假情况、假数字、假典型、虚假工作业绩的问题。
以整治侵害群众利益行为重点,建立维护群众利益长效机制。围绕整治侵害群众利益行为,以惠民政策缩水走样和拖欠群众钱款、克扣群众财物为内容,开展自查自纠。坚决纠正征地拆迁、安全生产、医疗卫生、教育方面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加大惠民政策的宣传力度,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着力解决落实惠民政策不公开、不公正,不及时、不到位等问题。
以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为重点,建立公权阳光运行长效机制。通过受理群众信访举报、组织明查暗访、开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执法检查等方式,加大对“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问题的监督查处力度,着力解决巧立名目,超标准、超范围、超期限收费、罚款,违反规定强行向服务对象搞集资捐助、摊派费用等问题。
以整治乡镇干部“走读”为重点,建立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严格落实乡镇干部驻乡镇工作、值班住宿、走访恳谈等制度。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加强挂职、扶贫干部、乡镇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纠正干部“走读”问题的有关制度规定。加强对干部队伍的管理,从制度层面防止干部在位不在岗、有事找不到人等问题的发生。加大对干部“走读”问题的明查暗访力度,及时通报和处理一批典型案件,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走读”干部,坚决予以严肃问责和组织调整。
以整治干部监督管理不力为重点,建立党员干部廉洁从政长效机制。结合实际,重拳出击、坚决遏制干部收受“红包”及购物卡和参赌涉赌等行为。严格遵守《廉政准则》,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提醒和约束,坚决抵制各种不良风气的侵蚀。严禁收受与行使职权有关的单位和个人的红包、礼品和各类购物卡、提货券。
以整治党政领导干部违规在企业兼职为重点,建立干部监督管理长效机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情况进行一次摸底排查,对发现的问题要限期纠正。对领导干部兼任企业职务的政策规定进行进一步明确,对领导干部包括离退休老同志在各类企业(协会)兼职的,进行清理和规范。并主动接受监督和群众举报,受理查核违规兼职问题。常抓不懈,加强监督,防止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