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经开区高刘镇:教育实践活动走向深入发布时间:2014/7/7 9:18:00 文章浏览:5542次 文章来源:报刊网站
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高刘镇党委坚持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结合学习教育、听取意见“回头看”环节,深刻剖析问题、深入发掘典型,通过开展谈心谈话活动,认真组织撰写对照检查材料。确保整个教育实践活动“真真正正有疗效,实实在在起作用”。
一、做到三个“全”字,确保“回头看”有内容。
一是确保全面。高刘镇党委对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第一阶段中,从镇辖24个村、社区及相关单位走访征求到的400余条意见、问题、建议进行全面的梳理总结。按照“紧急急办、优先先改、要点点出、问题提到”原则,确保疑难问题不漏、意见死角不留。二是做到全程回顾。镇党委对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的全过程进行一次细致的回顾扫描,通过对照活动方案,比照活动要求。用群众的立场看得失、用群众的想法看问题,在对照中找出工作缺位,在比较中发现工作不足。三是做到全员参与。镇党政主要负责人挂帅,班子成员带队,科室负责人牵头,工作人员进村,各分片区,确定对象,针对低保户、五保户、特困家庭、上访户、老党员等一系列特殊群体,参照工作日志,采用现场办公、群众监督的方式,将问题一条条过,解决措施一条条加以明确。
二、做到三个“自”字,确保“找问题”有针对。
一是坚持自查。所有分村人员对照工作笔记,重新看、重新读、重新思考、重新查摆纠正。查作风有没有转变、查“四风”有没有纠正、查问题有没有解决、查工作有没有做实。二是坚持自审。审问党性、审问内心、审问做人、审问做事。是否空话、套话、官话说得多,是否走形式过场,是否抱闯关思想,是否只问问题不想对策。看修身、律己、用权严不严,查谋事、创业、做事实不实。三是坚持自上而下。按照谈心谈话的具体要求,镇党委书记与班子成员之间谈,班子成员互相谈,班子成员与科室负责人谈,聊工作、聊思想,谈缺点、谈分歧,找共性,找差距,得共识、得信任。短短的一个星期内,仅镇活动办掌握到的数字显示,全镇共组织谈心谈话22场次,参与谈话97人次,互提意见210余条。
三、做到三个“严”字,确保“写材料”有真货。
一是做到严格。按照合肥市委、经开区工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明确要求,对照“四风”问题的25种表现和中央活动办梳理出的37项共性问题。镇党政班子成员一条一条的比照自身,一项一项的深挖思想,放下面子、解开身段,全部采用手写的方式,一字一句见斟酌,一笔一划见虔诚。经过两个星期的反复修改,镇党政班子成员共计完成4万8千余字的对照检查材料,正交由区督导组审核。二是做到严肃。镇党委书记在党委中心组学习会上,就撰写对照检查材料的重要性和纪律性进行强调,要求班子成员务必严肃对待。镇活动办通过印制写作模板,划定写作方向,规定交稿时限。对检查材料的字数、内容进行统一布置。三是做到严保质量。对照检查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民主生活会的召开质量。对照检查材料空洞无味,民主生活会必然以空对空,以形式反对形式。镇党委通过召集党委中心组专门会议,鼓励每名班子成员把自己的对照检查材料互换互看,互评互改。邀请部分科室负责人和村书记列席会议,提出进一步的修改完善意见。
四、做到三个“实”字,确保“搞活动”有效果。
一是结合实际。从高刘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出发,合理对待群众反映的建议、问题。能解决的现场办公立行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列入计划明确时限;不能解决的耐心细致做好解释说服工作。二是办好实事。今年以来,高刘镇针对教育实践活动第一阶段收集到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问题,集中开展村级一事一议工作12项;投资近330万元,完成10条小型农田灌溉渠道硬化整修、6座泵电站改造和18口当家塘的开挖工作;招标开工18.58公里村组通砂石路建设,加快高刘镇自来水厂扩容工作和污水处理厂建设等等。通过这些群众看得见、听得到的民生工作,既解决了百姓日常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又使教育实践活动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三是做到实至民归。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既不是过去式,也不是完成式,而是会作为一项持续性的工作一直进行下去。对于高刘镇党委来说,为民服务、为民办事、为民谋利、为民解忧也将作为一项长期的指导思想贯穿各项工作始终。群众路线没有终点,群众路线我们始终站在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