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孝感:推进“校市合作”打造人才强市“新引擎”发布时间:2014/1/13 8:57:00 文章浏览:5833次 文章来源:报刊网站
湖北省孝感市着眼于高端人才和科技创新项目的培育引进,以全面开展“校市合作”为抓手,积极同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大学等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为实现人才强市和“第三次创业”提供了强劲动力驱动。
健全联系机制,畅通引才通道。建立高层联通机制。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成立市校战略合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孝感市人民政府市长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分别担任,组员由双方分管领导和职能单位负责同志组成,每年举行1-3次磋商,集中研究解决合作工程项目中的各种问题。健全配套协调制度。根据合作关系的不同期限,建立健全了院士专家工作站管理服务制度、年度人才供需信息发布制度、引才引智合作制度、科研成果转化运用制度等配套制度。搭建信息交互平台。开办“校市合作人才论坛”,推进科研创新,密切校市人才联系。目前,华中农业大学科发院已经与孝感市农业局建立长期联络关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社会合作与孝感市教育局建立日常联络关系。
完善保障机制,优化留人环境。落实工作待遇。对高校派到孝感挂职锻炼的干部,按同级同类人员进行管理,并明确工作任务和职责,开展年度考核,提供相应的工作办公条件。挂职期满,考核优秀的,双方愿意可办理留任手续。落实生活待遇。探索建立人才公寓,创造留人条件。目前,市本级建成人才公寓284套,应城市建成112套,安陆市建成51套,大悟县建成50套,孝南区100套人才公寓的建设方案已经制定实施,全市大半人才公寓已经入住。同时,积极为入住的才解决家属工作及小孩入学等问题。落实政治待遇。每名市领导联系1—2名优秀人才,主要采取走访、座谈、电话、信函、邮件等多种方式开展联系。市领导主要了解掌握人才的诉求,解决其工作、生活方面的难题。优秀人才每年初将自己在孝工作打算、人才兴市的建议等形成书面材料,分别报送领导和人才办。
构建激励机制,推进人才工程。实施创业就业工程。设立孝感市奖教基金,建成中国地质大学学生创业基地,吸引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毕业生来孝感国家级高新区就业创业。建成华农孝感高新产业园,从华农引进动物用微生态制剂高新生物工程技术项目农村生活垃圾综合利用项目。实施人才培育工程。创建“华中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孝感分院”,联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孝设立合作办学校区,开展校地合作,推进本土人才培训。在孝感市建立优质本科生源基地,探索建立“大学先修课”制度。实施招才引资工程。建立两家院士工作站,建立科研示范基地,促进人才和科技资源的共享,推动协同创新。联合北京大学开展“青年就业创业见习”活动,选拔北大在读硕士、博士和高年级本科生,来孝党政机关或重点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开展课题研究和公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