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电话号码 情牵千家万户——8890党员干部服务群众见闻发布时间:2013/8/7 9:46:00 文章浏览:5522次 文章来源:报刊网站
一个电话号码,一条服务热线,演绎了津城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的真情。
8890开通七年多来,共受理市民求助1342万件,每天办理市民求助从最初的800多件到如今的7000多件,对接服务满意率始终保持100%……这个电话号码,已成为天津人越来越离不开的服务热线。
8890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昨天,记者亲身体验了一下8890的服务。
昨天上午9时,记者拨通了这个熟悉的号码。“我家空调坏了,家住河西区郁江道附近,能不能找一家专业维修企业,就近服务!”接线人员通过查询,不到两分钟就给记者找到了一家就近的专修店。在记者和服务商取得联系后,“8890”的电话响了,接线员询问,是否已经和服务商联络上,如果服务商没有接受服务,可以投诉,或者再次提供有效信息。两个小时后,空调修好了,记者的电话再次响起。接线员这次询问的是,对服务是否满意,收费是否合理,并详细告诉记者如果不满意的话,如何投诉。整个过程中,记者深深体会到,对于求助对象的每一项要求,每一个环节,甚至每一丝疑虑,工作人员都设身处地地想到了。
8890的服务的确是名不虚传,那么她们平日的工作状态是怎样的?下午,记者来到8890家庭服务网络中心,一进运行部大厅,热线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您好,这里是8890,我是179号话务员为您服务,请问您有什么需要帮助?”话务员的一句真诚问候拉近了与求助者的距离……
一下午,热线电话都响个不停,除了常规问路、找家政等,还有哪里可以买到固体酱油、哪里可以为宠物定做衣服、牛蒡怎么做等等。工作人员忙得连喝水的工夫都没有。趁着接听电话的间隙,记者采访了183号话务员田萌,24岁的田萌在大学期间入的党,还没毕业就受到了一些单位的青睐,面对就业抉择,田萌经过深思熟虑最终选择了收入不高的8890。田萌说:“其实我要感谢8890,是它让我找到了人生的价值,我永远忘不了第一次为求助者服务后,人家对我连声说谢谢时心里的那份满足感。以前总觉得‘为人民服务’这句话离我们这些年轻人很远,如今在8890,我觉得接一个求助电话、为他人解决一个难题,这就是为人民服务,虽然累点儿,但我快乐。”
像田萌一样,在8890,面对繁重而略显单调的工作,平均年龄只有27岁的这些姑娘们,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面对冰冷的电脑和电话机,始终面带微笑,热情周到服务,听百姓言、答百姓问、解百姓难,不分分内分外,用真情服务每一位求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