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贵港市港南区新机制解决农民工入党难题 发布时间:2013/3/25 9:01:00 文章浏览:5185次 文章来源:报刊网站
近年来,广西贵港市港南区针对外出务工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培训难、接受考察难、按期转正难等实际,通过“三方”推荐选“苗子”、“双向”培养定“对象”、“两地”考察求“实情”和“双边”互动重“管理”等方式建立了一套发展优秀农民工入党的新机制,有效地解决了优秀农民工入党难的问题。
为吸收优秀农民工党员,该区建立“三方”推荐制,采取原籍村党员群众推荐、用工单位择优推荐、务工地同乡党员推荐三种方式推荐优秀农民工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储备人选,并采取流出地与流入单位双培养的方式择优培养,对培养成熟的优秀农民工,经流出地党组织、流入地务工单位党组织和务工地同乡党员“三方”讨论后,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
该区建立外出农民工入党积极分子电子档案,掌握其动态信息;建立“4+1”跟踪考察培养机制,每名入党积极分子由乡镇党委组织员、村党支部书记和2名务工单位党员联系人组成的4人小组,通过电话、信函、QQ、微博及电子邮件等途径定期了解他们的思想状态和现实表现。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期满后,经两地党组织会议表决后确定为发展对象。
为确保农民工党员发展质量,该区建立了预备期跟踪考察制,采取“两地考察”、“两地公示”的办法全方位考察了解发展对象。该区通过务工单位党组织或流动党员党组织负责考察了解、村级党组织进行政审把关和向发展对象所在地的同乡或党员同事发放调查函的方式进行考察。经村级党组大会表决同意转正后,将发展对象的情况在原籍地和务工地同时公示,接受监督。
为加强对农民工党员的管理,该区建立了两地党组织“双边”互动管理制,以加强对外出农民工党员的管理。流出地党组织通过为外出农民工党员办理《流动党员活动证》的方式对其进行跟踪了解、培养教育;流入地党组织通过审验《流动党员活动证》的方式将农民工党员编入党支部或党小组,对农民工党员进行适时培养教育,切实管理好外出务工党员,提升其内在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