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宿豫:“三用三问三全”践行群众路线赢民心 发布时间:2013/3/18 10:01:00 文章浏览:5162次 文章来源:报刊网站
为切实转变党员干部工作作风,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宿迁市宿豫区从用脚丈量民生、用心倾听民意、用情化解民忧“三用”着眼,从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三问”着力,确保实现党员干部全参与、急难问题全解决、服务群众全方位的“三全”目的。
着眼“三用”明导向。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确立群众、学生、本位“三重角色”,推动党员干部变上为下察民情,变等为要顺民意,变宾为主解民忧。结合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三满意”活动,建立区领导联乡定村、乡领导联村包组、村干部联组入户的“三联”机制,区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每人确定1个村(居)、企业、重点工程为挂钩联系点,包保1名困难农户、下岗职工和大学生村官;区直部门分别挂钩联系1个薄弱村(居);乡镇(园区)三套班子成员每人包驻一个村(居),其他干部每人挂钩联系10户村民。明确规定,各级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全年不少于2个月,其中走村入户调研不少于1个月,驻村住户不少于7天,带头调查研究、带头谈心谈话、带头结对帮扶、带头信访接待、带头为企解困。目前,全区各级党员干部建立联系点610余个,走访群众12000余户,召开各种形式座谈会980场次,撰写民情日记及调研报告3200余篇。今年春节前夕,全区组织300余名党员干部走访救助特困群众2439户,发放救助金近800万元。
突出“三问”务实干。搭建平台听民声,问政于民;创新载体强推进,问需于民;找准抓手谋长效,问计于民。依托中国宿豫网、宿豫电视台、宿豫广播电台和宿迁日报等四大载体,开设“政策晒台”、“民生直通车”、“民情回音壁”等特色专栏,加强沟通联系,打破信息“梗阻”,实现问政于民“零距离”。依托各类党群服务中心,在全区普遍设立206个党代表工作室,建立“三联三问”党群联系机制,即区、乡两级党委委员每人联系10名党代表、每名党代表联系10名党员、每名党员联系10户群众,年底召开述职会,党委委员向所联系的党代表、党代表向所联系的党员、党员向所联系的群众分别述职并接受询问质询。目前,全区共有169名区、乡两级党委委员和1315名市、区、乡三级党代表参与活动,共接待党员群众6000余人次,梳理意见建议1293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58起。同时,把党员群众意见建议办理情况纳入全区大督查机制,由区督查办随时督查,跟踪问效。目前,共转交相关部门办理各类问题及意见建议890余件,已办结788件,群众满意率超过90%。
给力“三全”求实效。注重思想引导,提升理想信念,发动党员干部全参与;加强教育培训,增强工作本领,确保急难问题全解决;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载体,力求服务群众全方位。在区委党校、烈士陵园、经济薄弱村(居)等建立党员干部群众观教育实践基地,常年开展群众观教育活动,着力解决党员干部在工作、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更好服务基层发展、服务人民群众为导向,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采取“内设课堂请进来、外拓阵地走出去”等形式,举办群众观教育学习30余场次,不断提升各级干部服务群众能力。依托遍及城乡的党群活动阵地设立困难群众救助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等多样化载体,拓展服务领域,为群众提供人性化、面对面、心贴心服务。在村居建立“走访群众”、“关爱特殊群体”、“群众‘急难愁’”、“好事实事”四本账,采取有效措施帮助解决群众所需所盼,确保服务内容服从群众合理需求,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既无处不在,又实实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