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书记谈组团服务(18)】泗泾镇景港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唐桂萍发布时间:2012/12/4 10:24:00 文章浏览:6005次 文章来源:admin
景港居委会成立于2010年11月,辖金港花园、绿波景园、绿波苑三个居民小区,常住人口约8000人,其中外来人口近6000人。小区居民大多是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精英,平时工作比较忙,社区活动参与普遍较少。自2011年12月起开展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以来,我们根据居委自身特点,划分了10个组团服务块区,参与组团工作人员52人,其中包括了居委成员、社区党员、楼组长等。通过组团服务,深入了解了更多辖区情况以及居民的真实需求,加深了居委与居民之间的联系。近一年来我们的工作体会是:
一、聚合力,走进去,用真意赢得居民的信任
在开展组团工作前,我居委的工作大多是依托楼组长和电话,办公室电话成了“咨询热线”和“投诉专线”,每天听到更多的是居民的抱怨声。居委工作人员也大多一事一办,遇到问题才去解决问题。而组团服务工作开展以来,我们改变了这种被动的工作方式,主动走到群众中去,主动了解群众需求。小区居民大多是市区上班的白领族,相互之间陌生不说,防备心理还较重,一开始就碰到了上门难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首先通过张贴公告、楼道安装“便民信息”发布栏等亮出身份,并营造好一个良好的宣传气氛。此外,我们以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为基础精心搭配服务团队,让已经比较熟悉社区情况的党员,尤其是楼组长配合其他组员持证上门,入户时主动进行自我介绍、讲明来意,用微笑服务赢得居民的信任。
二、多形式,有重点,用真心为居民排忧解难
组团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旨在加强居委与居民之间的联系,并不拘泥于形式。根据小区特色,我居委在走街串巷的基础上,开辟新渠道,如QQ群,社区论坛等网络平台,方便居民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制作并发放“居民联系卡”,让居民了解各种办理事务的联系方式,将组团服务工作做的更加深入、彻底。罗列出小区中的“五必访”对象,时不时的给予关心和问候。根据不同族群的情况,找准切入点:对工作较忙的家庭,采取预约上门走访或电话沟通;对老年人则是闲话家常,了解基本情况;对困难家庭、残疾家庭,更是从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出发,为他们排忧解难。
今年3月的一次入户走访中,我们了解到一户江西购房家庭发生了重大变故,一家四口原先主要收入是男主人段师傅开出租车所得,妻子在家专心带孩子,大女儿在泗泾二小上学,患有先天性肾病的小儿子刚上新凯幼儿园,两个孩子的学校都离家较远,由妻子负责接送。不知是否由于长期开出租车的缘故,段师傅的身体状况出了问题,到3月已经由于坐骨神经坏死而瘫痪在床,家里的顶梁柱一下子塌了。妻子不得不外出工作,又要照顾丈夫,两个孩子的接送又成了大问题。得知情况后,居委会就开始想办法,可由于户籍问题很难为他们家申请经济上补助。后来,我们就从孩子的学校方面出发,通过和校方的沟通联系,最终让小儿子转入小区对面的润江幼儿园,免去了妻子每天四次来回新凯地区接送孩子的奔波。而他们家也成了我们的必访对象,组团人员定期上门了解近况,给予帮助。国庆前夕段太太给居委会送来了一面锦旗,由衷地表示他们全家的谢意,这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但更是一种鞭策,激励我们要更好地为居民服务。
三、搞活动,聚民心,用真情搭建和谐的平台
组团工作不仅是一个“走进去”的过程,也是一个“请出来”的过程。我居委通过精心策划活动,让辖区居民走出家门,积极参与社区生活。“情满景港”元宵喜乐会、“爱运动·慧生活”邻里乒乓球赛,“阳光下成长、笑声中起飞”儿童才艺展示活动……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活动既展示了社区居民的才艺,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还成了社区大事小情、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平台,重要的是拉近了居委会和居民的距离,大大增强了社区凝聚力,为我们能够顺利开展组团服务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辖区金港花园二期是一个人员结构复杂的小区,有来自全国31个省市的居民和二十多家海外住户,各地不同的民俗风情和生活习惯造成了彼此之间的隔阂。在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来临之际,我居委特意举办了一次“百般香味·一种乡情”家庭厨艺展示活动,邀请来自五湖四海的居民朋友拿出自己的拿手菜、家乡菜,和大家共同分享、共度佳节。活动中,40多道地方特色菜让大家吃得津津有味,许多居民更是通过活动搭建起了友谊的桥梁。来自上海市区的陈阿姨说:“以前一直觉得小区里的外地人肯定不太好相处,这次活动下来,让我大大的改观,以后这样的活动可以多搞搞,让大家多多交流增进了解!”
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不仅是要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更关键的是要服务好群众,要让群众在有困难有需要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想到找居委帮忙。近一年的时间以来,我们完成了辖区的普遍走访,帮助居民解决实际困难,用真心关怀、尽心服务、齐心建设的工作态度获得了居民肯定。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积极探索,真心实意的为群众着想,多做换位思考,多听百家谏言,以更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到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