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简报第28期发布时间:2011/1/26 16:47:00 文章浏览:7136次 文章来源:admin
区民政局在创先争优中
紧贴“三个围绕”,做实“三项为民”
松江区民政局党委以“贴近民心抓服务,改善民生促和谐”为目标,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紧贴“三个围绕”,做实“三项为民”,大力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切实推动民政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围绕民政宗旨,注重机关作风,服务为民
围绕民政“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服务宗旨,区民政局党委大力开展创建“四型机关”活动,进一步改善机关作风建设:一是着力建设服务型机关,在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提高民政部门的服务质量,树立民政良好机关形象;二是着力建设效能型机关,对机关干部实行年度工作“百分制”目标考核,努力营造民政机关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干部职工队伍;三是着力建设节约型机关,建立健全民政局机关“八项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办公操作程序;四是着力建设廉洁型机关,推进反腐倡廉,在预防为主,加强机关廉政文化建设上下功夫。
二、围绕民政职能,落实惠民政策,倾情为民
局党委将维护和实现好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作为工作的根本目的,将解决社会问题作为民政部门的主要职责,努力做到:一是“贫有所保”,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为化解边缘群体困难,区民政局多措并举,通过低保补助、慈善基金、市民综合帮扶、应急专项救助等措施,对支出型困难对象给予多方面的帮助。仅综合帮扶一项,2010年以来就实施了1928例,发放帮扶资金394.6万元。按照市政府要求,世博会期间为救助对象发放补助,区民政局克服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等困难,“世博关爱行动”共补助10993人244.92万元。二是“病有所医”,加大医疗救助力度。结合本区《医疗保障办法》,区民政局努力构建“参保参合、医疗减免、政府补贴”三结合的保障模式,为老复退、伤残军人、军烈属、城乡对象实医疗费用实行“减免”和“优惠”,切实加强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三是“老有所养”,健全完善供养制度。通过投入大量资金,对我区敬老院进行新建、改建、扩建,进一步完善内部配套设施,改善了敬老院环境。四是“灾有所救”,建立灾害应急救援机制。认真组织开展以“服务世博,减灾从社区做起”为主题的“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有效增强了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了防灾减灾知识;自2010年5月10日开始,在全区范围内大力开展“社区防灾啄木鸟行动”宣传工作,发动社区居民查找本社区存在的各类风险隐患,加强本区社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积极参加市局组织开展的自然灾害灾情模拟演练技能竞赛,进一步强化救灾信息员的报灾核灾意识,熟悉灾情管理系统,掌握灾情甄别技能,规范灾情报送流程,提升实际操作能力。“4·14青海玉树地震”抗震救灾工作中,区民政局累计接收近798万元捐款。
三、围绕民政行业,推出特色服务,方便为民
局党委下属各党支部结合行业和工作实际,精心设计特点鲜明、务实管用的服务载体,着力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婚管所党支部坚持“想当事人所想,急当事人所急”的服务宗旨,实行“网上预约登记”服务,利用信息平台实行网上咨询、预约、告知等,并为当事人提供高效、便捷、人性化的“一门式”服务,将婚姻登记功能与自愿选择的新婚计划生育咨询、婚姻家庭健康咨询、体检融为一体,让当事人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一次办完结婚相关事务;殡仪馆党支部打造“生命有终点,服务无终止”的服务品牌,结合殡葬窗口“蓝带行动计划”,完善无障碍服务设施设备,提高规范满意服务水平,树立殡葬良好形象;联合党支部的区救助管理站本着“立足本职、助人自助、服务社会、发展专业”的服务理念,通过进行个案咨询、小组工作、外展服务等对我区各类流浪乞讨人员开展专业的社工服务,积极投身各类突发性群体救助事件;福利院党支部非常重视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全国养老机构中首次尝试设立老年大学,开设编织、书法、国画、戏曲、电脑等专业,开学以来,已培训入住老人1600人次;干休所党总支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与蓝天五村居委会结对共建,组织医询组为社区群众提供医疗保健咨询300多人次,组织为民服务组为松江区各小区居民磨刀剪650多把,深受好评。
(民政局组织人事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