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松街道昌鑫花园居民区:党建引领治理停车难问题发布时间:2013/7/13 20:55:00 文章浏览:6891次 文章来源:方松街道
昌鑫花园居民区由昌鑫花园和赛杰苑两个小区组成,其中昌鑫花园是一个规模较大的小区,总户数1865户,其中出租户300多户。小区内独栋、联体、复式、高层、错层、多层等房型一应俱全。赛杰苑小区又是新城难得一见的袖珍小区,共310户。
由于开发商设计缺陷,小区摩托车、电瓶车、自行车(简称“三车”)停车位严重缺乏,仅有的几个停车库集中在几幢错层建筑底层,不仅车位有限,而且其他楼组居民往来停车距离远,因此小区内多数“三车”都就近停放在居民楼前的主干道上。车辆的不规范停放不仅占用了通行道路、影响了居民出行,而且带来了不少安全隐患。机动车往来或倒车时,刮蹭现象时有发生,车主在小区里开车时困难重重;孩子们在嬉戏玩乐时,撞擦现象也常有听闻,家长们提心吊胆;且由此而产生的邻里矛盾也有增加之势。
一、主要做法
面对这一困扰,昌鑫花园居民区党支部充分发挥核心作用,主动揽责,不退缩不推诿,积极整合社区资源,凝聚各方力量,最终妥善解决了小区内的不规范停车现象。
一是用好社情民意“会诊室”这一载体。自2010年4月昌鑫花园居民区党支部相继成立以来,居民区党支部为了扮演好“主心骨”的角色,着力建设邻里关系和睦融洽、居民生活安定祥和的和谐社区,建立了社情民意“会诊室”,整合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党员、居民代表等多方力量,对小区内的急难愁问题群策群力,共商解决方案。近两年来,通过多方“会诊”,解决了昌鑫休闲广场北面行车道和人行道分离,赛杰苑老年活动室厕所建造等一批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针对“三车”乱停现象,昌鑫花园居民区党支部又发挥社情民意“会诊室”的作用,首先召集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3位“管家”集体“会诊”,共商解决不规范停车问题的“处方”。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三方分时、分段多次在小区实地察看,并在街道领导带领下外出学习取经,讨论研究治理工作方案,初步确立开辟“港湾式”停车位的设想。随后在支部党员会议上,就这一设想征求党员的意见、建议;在楼组长会议上听取楼组长们的想法、提议。在广泛听取和综合考虑各方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经过三方商议,最终确定了在居民楼旁根据车位需求数量,就近辟出相应大小的停车点的方案,为“三车”找到停车“港湾”。
二是发挥好党员和居民骨干的引领作用。方案确定后,由于涉及小区绿化面积的调整和维修基金的使用等问题,需要向全体业主进行书面意见征询,只有取得三分之二以上业主的同意,方案方可实施。为此,党支部召开全体在册党员会议、社区在职党员骨干座谈会,向党员们说明方案,动员党员带头积极响应,并配合党支部向居民做好宣传和解释工作;居委会组织召开居民代表、楼组长会议,向居民代表、楼组长介绍方案设想,宣传开辟停车位的意义,以及面临的困难等,呼吁大家积极配合方案实施,并向周围邻居做好宣传、说明工作;在党支部的统一协调下,大家分工协作。党支部和居委会积极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小区业委会负责起草印制征询单和组织志愿者上门征询;物业公司负责收集各楼组“三车”数量信息,以便确定各停车点大小。在各方积极配合和努力下,从起草征询单到完成意见征询,只用了短短四天时间,并获得了三分之二业主的支持。
三是当好“三驾马车”的“润滑剂”。征询通过后,由业委会和物业公司共同把关,招标选定了施工方。为不折不扣实施好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党支部在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之间当好引导员、协调员和服务员,发挥“润滑剂”作用,加强工作沟通、协调,及时解决矛盾和问题。为保证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党支部要求居委会每天安排工作人员和业委会、物业公司成员一起到现场察看,发现困难及时帮助解决,发现问题及时要求整改。经过大家的努力,短短一个月时间内就“挖”出了800多个停车位,且各停车点的大小都是按该区域实际需要量身定做。既满足了居民的停车需求,美化了小区环境,又最大限度减少了绿化带的损失。如今,小区里的“三车”整齐停放在各个“港湾”内,主干道上的障碍清除了,居民出行顺畅、安全了,邻里间因“三车”而起的矛盾也减少了。
二、几点启示
一是党组织领导下的群众自治工作,必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党组织是方向盘。构建以居民区党组织为核心、以居委会为主体、业委会为支撑、物业公司为依托的居民群众自治领导体制,不仅能有效地促进居民自治工作的开展,而且能有效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是居民群众自治工作必须以人为本,党支部要体察民情、尊重民意。只有树立了这一工作理念,自治工作才有活力,才能得到居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和谐、优美的社区环境才能最终形成。
三是居民群众自治工作中,“三驾马车”(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必须并驾齐驱、协同合作,在居民区党支部领导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四是居民群众自治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因地制宜。推进过程中要善于总结、不断完善,关键是让更多居民群众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