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年轻人当官”的质疑不能总在重演发布时间:2014/9/17 10:46:00 文章浏览:6710次 文章来源:永丰街道
8月27日,福建晋江市审议决定:任命王文晖为晋江市政府副市长。据了解,王文晖生于1986年,2004年从泉州五中考入清华大学,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按“引进生政策”聘用到晋江市工作,聘期两年。(泉州新闻网)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则被冠以“86年出生清华博士任副市长”为标题的新闻令舆论大哗,把年仅28岁的王文晖推向风口浪尖。一时间,质疑声此起彼伏,“没有底层经历的人能否干好领导工作”、“土木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去当副市长是人才浪费”,更有人以最大恶意地揣测其“背景不俗”,留言蜚语可谓甚嚣尘上。
历史总是惊人得相似。同王文晖一样,29岁的清华大学硕士周森锋当选湖北襄樊宜城市市长时,也是立刻成为舆论焦点。虽然年龄、学历、职位都不同,但舆论质疑的内容却几乎一致。因为两者都是“引进生”,而且更重要的是,这次年龄还小一岁,可以说是再次触动了人们的习惯性思维。
事实上,这种类似“引进生”的情况全国有很多。向基层派博士生,北大、人大也都有,且相关新闻在各高校网站都能搜到。王文晖毕业后直接进入副处岗位,也是基于福建省与清华大学的战略合作协议,是福建省引进特殊人才的需要。即便王文晖刚毕业就进入公务员队伍,也是定正科级。按照三年一调的惯例,很快即可副处级。县级市副市长是副处级,他大学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又是引入的聘任制挂职副市长,高配一级无可厚非,也符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上规定的“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可以破格提拔”。
说到底,这还是反映出目前许多人仍然抱着传统思维,认为“年龄”就意味“资历”,这显然和社会现状有落差,其实,就是不愿承认自己老了,思路跟不上时代罢了。再者说,年轻人就一定比一些大腹便便的差?还是说要喝酒喝到一定的数量才能有当官的资格?中国要进步,改革要深化,就需要补充年轻血液。干部队伍年轻化、权力年轻化是历史趋势,应该相信年轻人能看得更远、干得更久。当然,媒体行使监督权无可厚非,然而只图博眼球,标题简单化、模糊化,引导矛盾对立,是否也应当反思。
但这件事情能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究其根源,还是反映出我们的政府在一些方面做得不完备,特别是官员的选拔机制方面还不够公开和透明,群众的参与力度还很不够,结果有时候也难以和全体民意吻合。部分地区,甚至出现高干子弟或者有关系、有背景者升迁快的现象,少数在职官员台上一套、台下一套,使得大众对官员的信任程度降低,也让官员选拔机制“躺枪”,人为留下不该有的“想象空间”,公众难免不会乱想。
就比如对于此次事件中的主人公王文晖,福建省和清华大学是否应该就选拔、推荐的标准和程序向社会作出必要地说明,以正视听。对王文晖的任职岗位、薪资待遇和问责机制给出必要的解释,以待检验。对其备受关注的行政管理能力、专业技能水平和家庭背景作出必要地澄清,以证清白。更重要的是要树立让社会舆论能信任的选拔、任职、监督的程序典范,让其他省市、地区不再有同样的“难言之隐”,也是防止某些地区藉引进人才为名,搞政绩、拉关系,使官员都有“官以德为先、政以伦为重、权以民所需”这样的悟性,真正让有能力的年轻人有舞台、有干劲、有奔头、干出大事业,为官不在年龄,而在努力!
(永丰街道 张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