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百姓心目中的“两会发布时间:2013/3/12 14:13:00 文章浏览:5399次 文章来源:admin
作为一个“草根”百姓,每年3月上旬,必然会从各种渠道收听到有关全国“两会”的报道,茶余饭后,不免也想要点评几句。今年两会提倡节俭开会,说实话、说真话、说短话的会风并不是第一次提出,但有那么多鼓掌叫好的声音实属少见,百姓到底从这届“两会”中感受到什么呢?
将“减简俭”进行到底。一个真正务实高效的两会,无须华丽的仪式、无须劳民伤财,开会的目的就是那么简单:有效传递民意、履行职能、行使权利。“减”少会议的时间和成本,压缩会期、无纸脱稿,让每一次发言更加深思熟虑、言简意赅;精“简”形式,废除走红毯、摆鲜花、彩旗气球、横幅标语、警车开道这些于开会成效没有多少帮助的流程,不搞排场,只求实效;勤“俭”节约,缩减餐饮支出,宾馆支出,不吃请、不请吃,不互赠礼品,集中精力共商国事。
将“问计于民”进行到底。一个真正发扬民主的两会,必然需要聆听来自各个阶层的声音,尤其是最基层人民群众的声音。今年两会,农民、建筑工人、熨衣工、环卫工等基层一线代表比上届提高了5.18%,党政干部比例下降了6.93%,更多的群众代表把百姓的呼声带上了两会,把百姓最关心、最能引起共鸣的问题提到了桌面上,把人民群众的智慧汇集起来,形成国家意志,更好地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行使民主权利。
将“畅所欲言”进行到底。一个真正透明开放的两会,敢于正视问题,容得下尖锐的意见交锋,群策群力方能凝聚各方力量,两会议政才能见成效。深圳南岭村社区居委会主任张育彪“炮轰”社区管理制度赢得一片赞叹,发言虽然超时但得到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的“力挺”延时;全国政协委员蔡玲的“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发言入情入理,获得多达11次的掌声。“两会”的开放,还体现新媒体的介入。人民网的传统栏目“我有问题问总理”截至10日晚,参与人次已经超过1175万。“新华网”“中国网络电视台”“强国论坛”“手机凤凰网官方微博”等媒体微博账号也纷纷推出“记者跑两会”“我托两会代表委员捎句话”“网友写提案”各类两会互动栏目,将网友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及建言第一时间传达到前方。
更务实、更民主、更开放,就是一个普通百姓对今年“两会”的感受,我们期待着两会代表能带来更多说到百姓心坎上的“好声音”,期待着全国两会能给百姓生活带来更大改善,期待着“两个百年”和中华民族的“中国梦”早日实现!(作者:永丰街道 陈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