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上能下”构建干部管理新常态发布时间:2015/6/30 13:51:00 文章浏览:6101次 文章来源:admin
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6日召开会议。会议指出,制定和实施《关于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若干规定(试行)》,是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重要举措,对于促使干部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解决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等问题,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完善从严管理干部制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新华网)
事业之成败、发展之兴衰,关键在于干部,而干部是贤是庸则是关键中的关键。但实际上,一些地方、部门在干部选拔中论资排辈、唯“长官意志”,把一些能力不足、作风不正的干部安排到领导岗位。而当这些“被挑选”的干部一旦升迁到某一行政级别,除非出现严重违法违纪,其行政级别一般又不会下降。这种“能力倒挂”的现象虽是少数,但“不能下”的现象却普遍存在。若放任不管,恐将滋生干部腐败,甚至阻碍改革的推进和深化。
从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铁腕反腐、重典治吏,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一批问题官员相继落马,有的甚至遭遇“断崖式降级”,形成了强大的震慑作用。同时,党中央对干部管理进行“顶层设计”,密集出台“用人”新规,如新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办法(试行)》等,打造制度“链条”,形成制度“闭环”,从制度上规范选人用人。这一系列动作都是在传达同一个信号——凡是“政治上不守规矩、廉洁上不干净、工作上不作为不担当或能力不够、作风上不实在”的干部最终一定会受到相应调整、甚至锒铛入狱。
其实,在2010年出台的《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就已将建立起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效激励、严格监督、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作为改革目标之一。另外,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也已明确提出:“破除‘官本位’观念,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完善和落实领导干部问责制,完善从严管理干部队伍制度体系。”因此,此次新规出台实际上就是对干部“能上能下”这一要求的落实和推进。
然而,在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过程中还有不少“硬骨头”。譬方说,“下”的标准如何把握和评判、“下”的渠道如何建立和跟踪、“下”的纪律如何执行和监督等等,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而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干部评价体系、监督体系、问责体系,做到多渠道了解干部、多维度比较干部、多层次评价干部,用科学数据精准地把有德、有能、有为的好干部“锁定”,把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的干部曝露在阳光之下,让其心服口服。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下”去的干部对组织调整要服从,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要深刻反省并加以改正,在新的岗位上全力以赴,再创新绩,真正形成你追我赶,你赶我超的干事环境。可以预见,“能上能下”新规一定会对干部管理体制产生重大的“撬动效应”。各地区、部门也应以新规实施为契机,结合实际抓好贯彻执行,真正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着力构建干部管理新常态。
(永丰街道 张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