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要坚守底线发布时间:2015/3/31 13:54:00 文章浏览:5942次 文章来源:admin
境界不一定人人都有或要有,底线却不能旦夕缺失。因为底线是基础,是根本,是不能再退的最后一道防线。与大众坚守的职业、行业和道德底线相比,党员干部的底线标准要远高于社会大众。然而在党员干部中或多或少地出现了工作留于形式的“差不多”思想,有权就好的官僚主义,公款吃喝的享乐主义以及铺张浪费的奢侈之风。如果这些问题长期留存在党员干部中,那么我们的党将会缺失群众的信任,最坚固的群众基础将会土崩瓦解,因此党员干部必须坚持思想、本位和廉政的底线。
接受教育,坚守思想底线。党员干部的马虎工作归根到底是思想上的怠慢,心不在焉,工作自然做不好,群众自然会有意见。因此,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尤为重要,党中央在各级政府和基层开展的学习科学发展观、先进性教育以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成为了党员时刻保持思想先进的有力保障。通过此类学习教育活动,党员干部的思想不断得到提升,获得了可喜的成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温了焦裕禄的感人事迹后,党员干部的思想有了大幅的改观。
强化监督,坚守本位底线。一些以经济效益为主的地区,个别领导为凸显自己的业绩,谋求更高的职务,不顾群众的利益,为重工业、重污染企业大开绿灯,破坏生态,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生活。为了杜绝此类现象,要完善监督问责制,领导岗位不再是“坐了就不下”黄金宝座,特别是基层的重要领导岗位,要督促党员干部认真履职,坚守本位底线。
跳出圈子,坚守廉政底线。某些党员干部存在一种错误想法:“进了班子,未进圈子,等于不进班子”,他们认为领导做什么,我们就要跟着做什么,领导提出公款吃喝、公款旅游,我们必须应声而上,否则便会被孤立。在这种情况下,党员干部自身要有清醒的认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作为党员干部除了自身清廉外,还须努力发挥自身的力量,影响和带动其他党员干部跳出享乐主义的圈子,坚守廉政的底线。
(中山街道 杨巾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