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育优良“种子”创造良好“土壤”发布时间:2014/11/19 15:13:00 文章浏览:6644次 文章来源:方松街道
前日,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在市第二批选送优秀青年人才赴海外实务培训启动仪式上,提出要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的人才。在上海这样一个国际性大都市,优秀人才总是显得供不应求,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性阶段,面临的形势愈加严峻。以金融行业为例,有数据显示上海金融人才缺口超过80万。从总量规模上来说,世界上的国际金融中心城市,从事金融业的人口达10%以上,而上海只有1%。如纽约拥有77万金融人才,香港有35万,而上海不足20万。
上海自贸区的正式挂牌成立,以及上海预想实现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辐射力和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资源配置中心、财富管理中心、信息交互中心”的未来远景规划,人才资源显得尤为关键。以往,上海是各类人才实现自我价值、追求梦想的圣地,然而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西部地区经济高速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传统优势逐渐削弱。而且一线城市的物价消费、生活成本等因素反而成为吸引人才前来的制约因素。
都说良好的土壤环境才能培育优良的种子。这句话用来形容人才培养也是十分贴切。纵观国际上其他金融中心城市,其形成的特点主要是繁荣的经济基础、稳定的政治环境、健全的金融制度、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合理的扶持政策等。目前上海与这些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在注重发展城市硬件基础的同时,更应加强提升软件实力。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模式,对企业在引进人才和使用人才上给予奖励;改善人才工作环境,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落实保障人才工作各项政策;营造科技创新等良好的知识氛围,为各类人才搭建一个创业干事的良好环境。
韩正多次强调上海最重要的资源是人才,而国际人才竞争实则上是人才环境的竞争。创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关键因素。良好的环境有利于提升城市的凝聚力、创造力、影响力和吸引力,更有利于激发人才创业创新活力和热情,培养出更多全方位的人才。
(方松街道 潘栩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