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证明”还需“主动作为”来破解发布时间:2015/6/4 9:15:00 文章浏览:6212次 文章来源:admin
继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对一些办事机构要求公民证明“你妈是你妈”进行批评后,各路荒唐层出的“奇葩证明”纷纷引得网友们前来吐槽。这些让人哭笑不得的证明,一方面暴露了民众在办理行政审批手续过程中“证无可证”的无奈,另一方面也是为公权力运行中的“不作为”敲响了“警钟”。
现如今,电子档案、数据共享等信息技术措施似乎都已不再是难事,那么为何在信息沟通如此迅捷的今天,依然存在那么多“雷人”的“奇葩证明”?有人认为是相关职能部门之间推诿扯皮、“互踢皮球”,有人将此归咎于办事人员“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态度。但是笔者看来,说到底,根本问题还是出在那些手中握着公章的“公仆们”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没有“向前一步”,主动作为,做到谋事实、创业实、做人实,让普通百姓为盖几个章而“跑断了腿”,让本应为群众提供服务和便利的公权力“变了味”。
怎样用好权力这把“双刃剑”,是对行政审批部门能力与智慧的考验,更是对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与责任的考验。“为官”当为民做主!党员干部必须抛弃“官本位”的腐朽思想,放下“官老爷”的臭架子,始终提醒自己手中的权力来自于党、来自于人民,想问题、办事情要多从群众的角度考虑,多从服务的立场出发,老老实实地将事关民众利益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放在心上、担在肩上,而不是握权任性、随心所欲。
正如近期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要求的那样,党员干部要仔细对照“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标准,在个人修养上树起责任意识,在为官用权上牢记以民为本,在干事创业上敢于动真碰硬,不当“甩手掌柜”,不做“敲钟和尚”,多一些“主动作为”,让“奇葩证明”少些、再少些吧。
(车墩镇 张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