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邹碧华”发布时间:2015/3/3 14:53:00 文章浏览:6095次 文章来源:admin
“新时期公正为民的好法官,敢于担当的好干部”,这是邹碧华留给我们的不可磨灭的印象。
他是孜孜不倦的“好学者”。邹碧华曾说过:“每个人都是历史,如果每个人能让自己完美一点,历史也会完美一点。”为了让自己更加完美点,他博览群书,不断给自己充电学习。从1993年至1999年,6年中他先后考取了北京大学国际经济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北京大学经济法专业博士研究生,获得了法学硕士学位、法学博士学位。这些年,先后出版了大量理念先进、务实管用的论文和专著,其中《要件审判九步法》更是在法律界引起轰动。
他是勤政务实的“践行者”。邹碧华曾说:“从事一份职业,就一定要去热爱它。”从1988年至2014年,26年,他从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室主任、庭长、院长一路走来,他没有放弃过,没有抱怨过,始终充满激情、踏踏实实、兢兢业业。他的同事说,“碧华以前一般不会凌晨2点前睡觉,近两年还是常常工作到深夜12点”。同事和家人时常劝他要注意休息,他却总是说“没事儿,我不累”、“没事儿,我能行”。
他是公平正义的“守护者”。邹碧华曾说:“法律是公平公正的,也是保护弱者的,要用法的精神解决问题,服务百姓。”他任上海高院民二庭庭长之初,就主动提出接手了一个信访长达19年的“硬骨头”案件。有人问他,这个积案人人都避而远之,你又何必去自找麻烦呢?他回答:“我是庭长,我有责任。”在他不懈努力下,该案最终得以解决。这些年来,他也以自己的行动,努力让每个人感受到法律公平正义的“阳光”。
他是司法改革的“推动者”。邹碧华曾作为上海高院司改办主任,邹碧华扛起司法改革的重担。这些年,他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用信息化力推司法公开,其中6项应用属于全国法院首创。他参与研究制定了最高院“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建设改革试点”方面的制度规定,为上海乃至全国法院的司法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曾说:“改革,一直是一点一点往前拱的”,“背着‘黑锅’前行,是改革者必须经历的修行”。
(中山街道 杨丹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