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敢于斗争 做新时代的合格青年发布时间:2022/1/12 8:57:00 文章浏览:4340次 文章来源:admin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三个历史决议全文如是提出,并将“坚持敢于斗争”总结为“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之一,对广大青年如何进一步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
领会斗争意义,做思想上的明白人。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就是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一系列伟大斗争的光辉历程。可以说,只要有历史性变革必然伴随着历史性斗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成就是党团结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抗日救国斗争、民族解放斗争得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是党团结领导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战胜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伟大事业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斗争得来的……党和人民深刻理解斗争的内在矛盾,把握斗争的发展规律和历史主动,推动了中华民族伟大觉醒的历史进程。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要进行伟大斗争,在未来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各种困难险阻也将长期存在。新时代的广大青年要多学习、多总结、多思考党的伟大斗争经验启示,同地方治理现状相结合,同自身工作实际相结合,学会斗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发扬斗争精神,做政治上的清醒人。在革命斗争中,党的革命先驱们发扬伟大建党精神,不怕牺牲、英勇向前,甘愿为了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用毫不退缩的大无畏精神创造了革命胜利、民族解放的丰功伟绩。反观当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不时出现。一方面是作风管理出了问题,另一方面则是丧失了斗争的意识,思想上患了“恐惧症”和“软骨病”。广大青年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这种不良之风蔓延,克服“懒”和“怕”的畏难情绪,在重温党的奋斗历程和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中领悟“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思想内涵,在重大考验和利益诱惑面前增强政治定力,遇到任何风险挑战都要勇于进行坚决斗争,毫不动摇,毫不退缩,直至取得胜利。
增强斗争本领,做行动上的有心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年轻干部要自觉加强斗争历练,在斗争中学会斗争,在斗争中成长提高,努力成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士。”一方面,要认识到斗争所具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特点,牢固树立问题导向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斗争立场,善于主动寻找问题,加强对潜在问题的敏感性和鉴别力,做到及时分析、及时研判,练就一双见微知著的慧眼和未雨绸缪的思想自觉及行动自觉;另一方面,要练就过硬斗争本领,锻炼高超的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确立斗争目标,讲求斗争方法,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咬定青山不松口”的斗争意志、“踏平坎坷成大道”的斗争本领,敢于并善于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我们党取得的一切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得来的,而是通过不断斗争取得的结果。新征程上,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练就过硬本领,不断增强应对和防范风险挑战的能力,齐心协力、勇毅前行,共同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作者:叶榭镇党委 万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