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区教育局 顾怡晨:入党那一天发布时间:2016/5/20 16:39:00 文章浏览:5711次 文章来源:区教育局
假若我是一滴雨露,不求有狂风伴随,只求润物无声;假若我是一片绿叶,不求红花点缀,只求清新怡人;假若我是一颗小草,不求参天仰视,只求生命不息……每个人的一生不可能都是轰轰烈烈,惊天动地;每一个岗位不可能功勋卓越,光芒四射。但每一个生命的价值,却如浩瀚星空,亦能闪闪发光。曾几何时,我们庄重地举起右手宣誓,从那一霎那开始,我们心里便多了一份神圣的承诺,肩上便多了一份光荣的责任,为了这份承诺和责任,让无悔的青春在平凡中绽放生命的光彩,让生命的价值在党旗的辉映下闪光。
记得小时候,每一个秋日的午后,隔壁的陈爷爷总是从屋里端杯热茶,坐在院子里的老爷椅上摇摇晃晃,开始不厌其烦地给我们讲述他那已经讲了很多遍的陈年往事,“雄赳赳、气昂昂,越过鸭绿江,参加过抗美援朝打美帝!”这是我儿时最深刻的记忆。小的时候,我们大院的孩子就喜欢围在陈爷爷的老爷椅旁边,听他讲那些激动人心的往事,仿佛我们也回到了扛着枪打敌人的光荣日子。后来,我家搬走了,可家里一直养着的那株不起眼的小草,据说是陈爷爷从鸭绿江边上带回来的“金不换”,我们还是一直好好的养着,因为他说过:“别看金不换吃着酸,但那是我们战争年代能吃到的不错的食物啦,我们每一位战士都像金不换一样,是真正的筋不换、劲不完。”
小时候的我,不懂得陈爷爷的骄傲,总觉得爷爷常说的“没有共产党哪有新中国”,只是一句口号,长大之后才渐渐懂得了老一辈革命党人的艰辛与不易,也敬佩他们不折不挠的革命精神。
我是生在红旗下的90后,享受着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没有经历过战争,没有经历过艰苦,就这样平安幸福的长大,从少先队员到共青团员,好像每一步走的都是那么自然,但成为共产党员却成为我生命中最值得骄傲的事情。
2011年12月23日,那是一个注定难忘的日子,那天的天空格外晴朗,冬日的阳光从密密层层的枝叶间透射下来,看上去就是那么温暖。那天我和其他入党积极分子迈着矫健的步伐,走进了学校会议室。
记得刚上大学那会,我就积极主动的向学校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那时的我怀着一份对党的憧憬开始不断努力,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家里我都努力表现,总是以一个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勤奋学习,待人热诚,助人为乐。
终于,我通过了党组织的考察,当站在礼堂,当国际歌响起的那一刻,我几乎能听到自己的心跳。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这段不算太长的誓词,我练了许久,但当数十人齐声高喊时,那声音足以震撼心灵。那是一个仪式,告诉我从这天起,必须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那也是一种洗礼,仿佛自己的身心都得到了升华。
人们常说:党旗是用革命者的鲜血染红的。那种红是一种庄严肃穆的红,是一种热烈豪放的红,更是一种和蔼温暖的红。我很荣幸,这样的红色照亮了我的人生。
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褪去学生时期的青涩,我开始在社会中寻找自己的定位。我也曾是家中的娇娇女,离开父母,独自来到上海工作,我害怕了、迷茫了,不知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面对着陌生的环境,我告诉自己:你还是个党员呢,在这样和平的年代,又不需要你上战场流血牺牲,有什么可害怕的。是呀,想想那些革命先烈的无畏精神,想想当年高喊入党誓词的意气风发,我突然觉得自己强大了。现在教室就是我的战场,学生成了我最大的责任。教师是一份良心事业,我必须严格要求自己,用心去对待每一位学生,著名的教育学家李镇西老师曾说过,离开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我想成为一个不轻言放弃的老师,一个有人情味的老师,一个受孩子喜爱的老师。
我是“共产党员”,这个称谓是多么让人骄傲呀。现在在路上看到不公平的事情,我总是要说一说;看到需要帮助的人,我也会去帮一帮。
这几年,我们党特别注重党员的党性教育,要求每一位党员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还要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要培育和践行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伟大“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这些“三严三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的中国梦”不仅仅口号,它所反映的是这个时代的精神需求,更是我们每个人做人、做事的行为准则。
回想入党那天的风华正茂,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一直在鞭策我在人生道路上与党同行,与时代共进。前途有太多的未知,但只要能守住本真,守住信仰,就一定能在正确的路上越走越远,我的身上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坚定的信仰去完善,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实在的人、诚信的人、有爱的人、有梦想的人。
祝愿我们伟大的党与日增辉,与时俱进,谱写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业章。
(作者系松江华亭第二幼儿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