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方松街道 李林晖:入党一时 尽责一世发布时间:2016/5/19 10:21:00 文章浏览:5244次 文章来源:方松街道
1975年3月我在部队入党,申请书中曾写道:“入党是为了实现党的崇高理想和最终目的尽我一名普通党员之责……”,尽责担当就是发挥合格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41年过去了,在党的培养和同志们的帮助下,我不失诺于前言,以五个“该”字诠释了尽责的内容和过程。
该学。1973年冬,稚气未脱的我穿上了上绿下蓝的空军制服。班长徐其云循循善诱地说:“你要在政治上要求进步,积极表现,争取早日入党……”;还叮嘱:“多读书,多看报,知识对你的现在和将来都是有用的……”。徐班长的诚心诚言,直接影响了我。结合入党和部队之需,买书看书藏书是我最大的喜好,经常用手电筒在被窝里博闻强记至深夜。复员后去沪交大负笈从师、拜求教授答疑解惑。读书学习使我增知长识、洞彻事理,为日后做事尽责、发挥先进作用奠定了文理基础。
该做。入党后我担任班长兼连队“军人委员会”主席,不仅要带领全班积极完成学习、军事训练、考勤等任务,而且还要制度性地开展全连文化、娱乐、体育等活动;忙中受教。1979年退伍后我先后担任昆冈公社政宣干事、村支书、乡整党办副主任、政府文卫助理兼文化站站长等职务,尽其所责,不甘人后,一度被评为:“上海市科普工作积极分子”、“上海市实事项目立功竞赛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该管。上世纪80年代初,农户间“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竟是由赌博诱发!我规定党团员、干部一律不可染指,违者大会检讨并扣发半年奖金;要求党员干部所在生产队内不发生赌博陋习,并定期不定期进行夜间巡查。赌风终究刹住了,人人拘守绳墨,个个珍惜公序良俗,全村生产生活一派呈祥。
该写。1982年,实现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作为主要运输和代步工具的自行车出现了“僧多粥少”的现象,更有两位队长为争一辆车票争打出手。为此,深夜,我给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汪道涵致信,建议调整并增加重磅自行车的配置量等。最终予以批准,解决了燃眉之急。另有一户经商村民的二亩八分责任田有弃种抛荒的迹象。我感兹事体大,带领十几位党员干部,突击劳作二天,为那户村民种了稻苗;然而,那位村民非但不感谢众人的义务帮助,还指责村支部多管闲事,并向在《解放日报》当记者的亲戚写诬告信;我不悚笔墨官司,写文反驳;记者提出了双方当面交换意见,握手言和的合理建议,然而那位心虚的村民却避而不见,记者在握别时说:“李书记,道理在你这一边……”。
该为。2015年,退休后的我饱享含饴弄孙、退思养性之乐、使原来强壮的身躯变得如此地孱弱。为了老尽所责,我把组织关系由工作地转至居住地,除因晚上煎服中药不宜参加小区夜巡外,其他支部组织的一切有益活动都坚持参加。坚持老有所学、老有所做、老有所管、老有所写。为了养身健体,我学会并爱好斯诺克这一益智有氧运动,每周总是去打上几棒,得上几分,也当算是老有所乐。
入党一时,尽责一世,是也!
(作者系方松街道润峰苑居民区党支部退休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