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月拿地开工 一年半结构封顶 “店小二”服务到位让企业体验“神奇速度”发布时间:2018/4/4 9:52:00 文章浏览:5467次 文章来源:admin
位于洞泾镇洞欣路168号的齐网开源大数据松江园区施工现场,两幢大楼主体结构已经封顶。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内部装修和机电安装。
“按照这个速度,6月份就可以投入生产运营了。”齐网开源大数据项目业主方经理王羽欣喜地说。“‘齐网开源大数据松江园区’项目从启动到动工建设,仅仅用了4个月,从动工建设到投入生产运营预计也只需要18个月,这样的速度堪称国内奇迹,如此高效的推进依托于松江区‘店小二’式的服务。”齐网开源数据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斌说,类似的大数据园区建设,按照通常速度,从项目启动到生产运营起码得4到5年。
该项目启动后,每时每刻都在创造着神奇的速度。2016年,总部在上海张江高科园区的齐网开源数据公司要建一个工业大数据研究所,其中含1.8万平方米的数据中心。当年8月,齐网开源数据项目方经过对比,认为G60科创走廊人才、技术、信息集聚,是企业发展的理想地,最终将目标锁定在松江。“要求总面积1.8万平方米,独门独院,一楼层高6.5米,二楼以上层高5米。”这是齐网开源大数据项目方给出的厂房标准。
在得知存量厂房无法完全满足企业需求后,区投促中心主动调整方向,从存量地块着手排摸,最终找到了位于洞泾镇的20亩存量用地。这块土地的面积与地理位置都十分理想,但土地属于华星机械公司,由于双方诉求不同,齐网开源大数据项目方与华星机械进行了多次沟通谈判,都没有结果。区投促中心和洞泾镇主动介入,多次协调,终于促成双方签订了合作协议。
“项目的开工涉及到经委、规土局、建管委、环保局、民防办等多个部门的审批。”区投促中心副主任杨朝军说。为此,区投促中心会同洞泾镇协调相关部门,各部门在符合要求的情况下,以最快速度完成审批;对不符合要求的,手把手指导项目方调整方案,调整后立即审批。正是依托这样的“店小二”服务,齐网开源大数据项目方于2016年12月15日顺利拿到建设许可证。
为全面提高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增强区域内党组织参与(街道)社区联动共建的工作合力,全面打造街道社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党建网络,我区今年将主要通过成立区域化党建专业委员会等举措,健全地校共建联席会议制度;计划年内打造100个党建共同体,拓展“七色桥”地校党建共建结对模式;通过建立文汇路党建服务站,整合资源推进双创工作;通过建立各类志愿者队伍服务社会社区等措施,着力推进大学城双创集聚区建设,进一步整合区域内各类资源,对接区域单位各类服务需求,为广富林郊野公园和广富林文化遗址开园提供志愿服务。
会议要求进一步加强对接落地,合力推进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打造创新要素集聚的大学城双创集聚区;健全配套运作机制和实施细则,尽快形成一套相互支持、相互协调、相得益彰的制度体系,以制度的力量确保有效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作用;积极探索扁平化管理模式、项目化运作和区域化统筹,进一步提升共建模式;深化双向服务,进一步激发共建活力。
(文章来源:松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