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取“他山之石”助力党建引领G60科创走廊建设发布时间:2017/10/19 15:45:00 文章浏览:4697次 文章来源:admin
厚植发展优势,创新不可或缺。面对重要机遇,迎头赶上、奋起直追、力争超越,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唯一选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放眼全国,那些知名的园区党建有何成功秘诀?有何创新?
创新实施“党建覆盖”工程
推进组团共建。突出区域相邻性、行业相近性原则,创新构建纵向汇聚的“全域型”组团、横向汇聚的“行业型”组团、交叉汇聚的“综合型”组团,确保非公企业党组织有形有效覆盖。以成都市为例:大邑县由县委组织部牵头,会同“两新”组织工委、工业园区党工委和相关职能部门,建成“全域型”组团;崇州市依托工业园区,由园区综合党委主导,吸收126家工业企业,建成“行业型”组团;温江区依托海峡两岸科技园区、大学城校区和海科社区,按照“三区融合、联动发展”思路,建成社、学、企“综合型”组团。
推进运行共治。按照精简、高效、规范原则,科学设置“党建组团”决策机构、日常办事机构、监督机构和咨询机构,在人员、运行、经费等方面实施民主化管理、自主化运行。重庆经开区以汽车产业协会党建组团党委为主导,下设党委办公室中枢协调,100余家成员企业组团,共同推动党建工作。
创新实施“党建服务”工程
部门联动提供一站式服务。以厦门市为例,以园区党工委为枢纽,建立由发改、经信等部门组成的部门联动机制,为园区企业和职工提供一站式服务。在行政审批上,改革行政审批和商事制度,向入驻园区的企业提供工商注册、立项审批等“一站式”服务;在便民服务上,紧贴引入人才的需求,向园区内的职工提供社会保障、技术培训等“一站式”服务;在要素保障上,推进生产要素、生活要素齐头并进,注重提供水电气等方面“一站式”服务。社会组织提供专业化服务。苏州市发挥好商圈、街道等区域化党组织的资源协调作用,统筹区域内资源、技术、资本,向域内的非公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统筹组织司法、税务、财政等部门监管的专业社会组织,向企业提供法律、财务、税务等服务指南进企业活动;统筹协调非公经济组织参与到产学研用的中介服务链,强化技术研发和产品应用的薄弱环节,为企业提供更适应市场的技术产品,增强竞争力。
创新实施“党建双创”工程
扩大“双创”覆盖,提升发展动力。成都市锦江区按照“设施联建、资源联享、服务联做”的思路,在创业园区建立党群服务中心,不断推进党建工作和产业链党建向新领域、新企业、新业态覆盖,同时,以“功能支部”拉近党员距离,以“云端管理”延伸党的工作,推动党组织和党员为群众提供个性化、菜单式、公益性的创业服务,构建“立体化”的党建阵地、多元化的保障平台和精细化的服务项目。
推进校地合作,充分借智借力。大连市发挥各级人才专家及企业家协会、产业联盟作用,为产业园区内非公企业发展出谋划策,为产业园区党工委决策提供参考。构建校地党委联系制度和交流制度,推广校地合作,在园区集聚建设各级工程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产学研联合实验室。
创新实施“开放党建”工程
构建开放式党建格局。成都市打破园区非公企业原有行政隶属,推行“功能型”党组织;成立园区综合党委、联合党组织,打破党建的行业壁垒;引入“互联网+”理念,打破党建地域障碍,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
创新开放式活动载体。苏州市高新区依托党群活动服务中心设立党建工作室,有效打通园区非公企业党建“最后一公里”。由江苏省优秀党务工作者、苏州西门子电器公司原党委书记周新民同志牵头,成立“周新民党建工作室”,采取调配党务骨干、返聘退休老党务等多种形式,配备专职工作人员。
(区委党校学员工作科科长 满媛媛)
(文章来源:松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