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企业党建 服务G60科创走廊建设——记上海德稻集群文化创意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党支部发布时间:2017/7/12 20:28:00 文章浏览:4463次 文章来源:admin
室内摆放着沙发式座椅、小圆桌,整洁温馨;室外是空中花园,藤椅雅座,环境幽静。这不是一处茶楼,而是上海德稻集群文化创意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党员活动室。
“党员活动室是公司党建工作的一个窗口,近年来我们在党建工作上作了积极的探索,让企业获益良多。可以说,企业抓党建,就是促进企业发展。”德稻公司党支部书记仇忠启说。在今年的庆祝建党96周年暨党建引领G60科创走廊建设座谈会上,德稻公司被授予“德稻创新中心党建指导站”称号。
网络“微阵地”上党课
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手段开始普及,基层党建在网络“微时代”面临新形势新问题。“做好党员教育工作需要认识新形势,打开新思路,搭建新平台,适应新时期基层党员的需要,增强党组织吸引力,切实加强基层党建成效。”仇忠启说。
针对公司里不少党员因工作需要长期出差的情况,仇忠启探索出了网络“微时代”下的“三会一课”。依托微信、QQ等新媒体阵地开展“三会一课”,既解决了党员参加“三会一课”的“时差”问题,又使党支部、党员更全面地接收到来自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这样做的成效十分明显,之前群众反映的一些问题如租房纠纷、青年交友、工作懈怠、待遇差别等就迎刃而解了。”仇忠启说。
党员和骨干人才双向培养
“党建工作应该因地制宜。”仇忠启说,同其他民营企业相比,德稻公司是人才高度汇聚区。为此,仇忠启将“把党员培养成公司骨干、把公司骨干培养成党员”的双向培养机制作为党建的突破口。
公司骨干人才要成为党员的“蓄水池”。仇忠启介绍,公司通过加强将骨干人才政治理论、党的知识、新技能、现代管理等培训,一方面提升了骨干人才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激发了骨干人才的政治热情。同时,公司广泛开展岗位争优、技术练兵等活动,把政治上过硬、业绩上突出、群众评价较高的党员作为中层干部后备力量,培养他们成为公司的技术能手、业务骨干和管理专家。
“实践证明双向培养机制是行之有效的,显著增强了德稻党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影响力。”仇忠启说,目前已有8名党员成为公司骨干,3名公司骨干被发展为党员。
党建服务科创走廊建设
为将公司的党建工作同我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有机融合,德稻公司主动服务G60科创走廊建设,一边推进地方政策宣传,一边梳理企业优质资源,全力促进德稻知识资本创新中心建设。目前,已完成该项目前期准备和建设工作,项目预计年内将全面启动、运营。
德稻公司围绕《上海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暨松江全域旅游发展纲要》,充分利用公司在海南等地的旅游规划和设计优势,服务松江旅游产业。在上海余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推进大会上,德稻公司与区政府签订了《松江全域旅游合作项目意向书》,提供全球多种创意理念,协助打造佘山度假区品牌形象及影响力,塑造“乐活松江”品牌。
“双服双创”初显成效
按照“双服双创”的工作要求,德稻公司党支部结合企业特点,融合学生资源,与高校合作,开展了针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工作。持续跟进德稻大师实验班学生的“无人机航拍”项目,并给予全程创业辅导。目前该项目已从最初的项目意向发展成为一家企业并顺利运行。同时,他们针对施惠特园区的“青年广场”项目初步达成意向,由中巴友谊大使龙百渡为青年广场提供整体规划,为废弃的工厂引入现代时尚、功能、内涵,推动企校共建,为大学生成长成才贡献智慧。
(文章来源:松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