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连续奋战8小时,立足岗位谋服务发布时间:2014/5/16 12:40:00 文章浏览:3888次 文章来源:区人保局
记得节后春节上班的第5天,当大多数人还沉侵在过年的喜悦之中,我们作为松江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的工作人员已投身在忙碌的工作中。
接近中午,在仲裁院受理窗口,突然聚集了20多名身穿某快递公司工作服的劳动者,他们说着各种不同的方言,情绪激动,争相控诉着某快递公司的违法行为,场面十分混乱。
我们在院领导的主持下,立即启动群体案件预案机制,成立由立案庭负责人、仲裁庭负责人和调解庭负责人等支部党员组成的专案领导小组,并及时通知法律援助中心、相关街镇调解室,组成专案工作组,三方联动、共同配合。
我作为支部委员和仲裁庭负责人,放弃午休时间,及时理清案件细节、收集各类证据。经查明,这24名劳动者均为外省市来沪务工的农民工,他们工作单位为上海某快递公司松江营业点。2014年2月6日,该快递公司突然向全体员工宣布撤销松江营业点,要求全体员工至青浦总部工作。劳动者不同意公司单方面安排,要求结算2014年1月和2月基础工资、加班工资、高温费及经济补偿等费用。双方经过连续几日协商,未达成一致意见,无奈之下,劳动者求助于区仲裁院。
区法律援助中心的律师为劳动者提供法律援助,为其释明法律规定并协助劳动者拟写仲裁申请书;相关街镇调解室联系公司负责人到区仲裁院进行调解。
经过我们群体案件工作组长时间的轮番调解,快递公司负责人同意当天在区仲裁院现场办公,为劳动者结清工资及经济补偿。至当日晚20时,24名劳动者全部拿到了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该案从接待劳动者至处理结案,历时约8小时,终于圆满结束。
仲裁院的业务工作压力大、任务重、要求高,但支部建设工作一直摆着首位,从不忽视。区仲裁院支部以争创服务型党支部为目标,结合工作实际,创新服务载体,丰富服务形式。通过制定预案机制、建立三方联动机制、组成党员专案领导小组等形式,在工作中增强党员服务意识、提高党员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了服务成效,真正做到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党支部:闫正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