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昆山镇:“板凳课堂”不断升级,“板凳”越来越长,众人越坐越暖发布时间:2025/4/21 13:29:00 文章浏览:994次 文章来源:小昆山镇
春节前夕,在小昆山秦安商圈经营粮油店的周俊标和居委会工作人员一起为社区居民送上了新春礼物和祝福;在平复苑社区经营菜鸟驿站的蒋铭杰,在一次次的跑腿中,把一份“爱心专送”名单熟记于心……
2018年起,小昆山镇在社区楼道等公共空间探索打造“板凳课堂”,成为居民自治的“议事厅”和党员家门口的学习“加油站”。如今,“板凳课堂”从社区内延伸到了沿街商铺,“板凳”越来越长,众人越坐越暖,像周俊标和蒋铭杰这样的商户们在感受“板凳”暖意之余,更是主动为“板凳”升温。
“板凳”众人坐,温暖你我他
入冬后,在平复苑社区门口经营菜鸟驿站的蒋铭杰多了一份牵挂,每天在站点分拣快递时,他心里有一份特殊的“爱心专送”名单,名单上是平复苑十多位老年居民的信息。在分拣快递时,如有这些人的快递,他会随手拿出来,等忙完了一天的工作,晚上7时左右,挨家挨户送上门。
名单从何而来?原来,在去年年底的一次“板凳课堂”上,如何让社区老人温暖过冬,成了大家讨论的热点。“天冷了,一些腿脚不便的老人取快递是个麻烦事,能不能把快递送上门?”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施英向蒋铭杰“求助”。菜鸟驿站是快递自提点,蒋铭杰平均每天要分拣2000多件快递,忙起来顾不上吃饭,但他还是一口答应下来。“我以前住在这里,大部分居民都熟悉,也愿意做点力所能及的小事”,蒋铭杰说。蒋铭杰牵挂着社区,社区也牵挂着蒋铭杰。在一次“板凳课堂”上,蒋铭杰收到了暖心礼物——社区冬日“针”爱编织队成员顾文英等为他编织的手套、围脖、护膝,来自社区居民的暖心礼物让蒋铭杰倍感温暖。
施英表示,最早的“板凳课堂”是想在让大家有地方嘎讪胡,如今的课堂则打破社区边界,撬动“墙外”资源,对接“墙内”需求,传递了更多温暖和正能量。2024年,社区针对新就业群体需求,打造“平复暖心驿站”、成立“青年议事厅”、制定“三项服务清单”,为外卖小哥等新就业群体提供政策咨询、交友共建等服务,让他们真正感受“累了可歇脚、诉求有渠道、困难能协调”的社区温度。依托“板凳课堂”,开展“社区+商铺”结对共建,联合街区党支部共同举办“邻里美食节”活动等。
“板凳”接地气,心连心解难题
秦安居民区下辖的秦安商业广场已营业30年,雨天积水、缺少充电桩等问题一度让商户们烦恼。这两年,秦安居民区将“板凳课堂”延伸到商圈,为商户解难题,推动共建共治。
起初,大家对“板凳”是放在居委会办公室还是广场上有过讨论。“商户随时要照看店铺,走开半小时可能就影响做生意,不如把板凳摆在商铺门口,大家有空就来坐坐,不影响做生意,又能反映问题。”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梁珠凤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支持。“板凳课堂”第一次进商圈时,场面颇为“壮观”,二三十张红板凳围成一圈,大家面对面说问题、提诉求,成了一道风景。女商户高凯燕大胆说出了自己的“尴尬”:商场的女厕所没有门,心里总有点“担心”。还有商户提出,商场没有电动车充电桩,“飞线”充电太不安全了……工作人员边听边记,部分问题现场答复,部分付诸于实践。会后不到半月,女厕所有了门,高凯燕第一时间在商圈微信群感慨: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为“板凳课堂”点赞!同时,商场有了集中充电桩,雨天积水问题也通过重排雨水管得以解决。
如今,“板凳课堂”进商圈活动每季度一次,集合了街区党支部、秦安居民区党总支、社区律师、社区民警、政协委员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力量,已经为商户们解决了大大小小60多个问题,获得大家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