泖港镇:打造“泖田YI家人”品牌,做优“15分钟社区生活圈”发布时间:2024/4/24 13:57:00 文章浏览:3318次 文章来源:泖港镇
为进一步建设“服务有心、凝聚有力、治理有效”的“家门口”党群服务阵地,泖港镇坚持将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功能建设作为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持续深化镇、村居两级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功能建设,以“泖田YI家人”党群阵地服务品牌实现阵地升级、功能升格、服务升温,为乡村振兴强基赋能。
聚焦“一站式”综合服务,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
根据“应融尽融”的要求,镇党委以“融阵地、融组织、融队伍、融服务”四融法则,形成以党群服务站地为核心的全面覆盖、区域联动、功能集成、服务融合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以党员群众的实际需求为导向,整合现有服务空间,融合党群、文体、工青妇、社区学校等多元化资源,推出“六个YI”系列功能,包括“一站式”窗口服务、“驿站式”便民服务、“忆初心”互动服务、“议事厅”协商服务、“益课堂”特色服务、“谊家人”资源服务,构建六位一体的“泖田YI家人”党群服务阵地,以更开放的形式、更多样的功能、更丰富的活动,让党员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综合便捷的服务。
各村居充分立足“家门口”综合各类资源,以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打造各有特色的党群服务阵地。如黄桥村作为全市唯一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和宅基地改革“双试点”村,围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村党群服务中心融入了新时代上海党建引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创新实践基地、村民大食堂、幸福老人村、中医馆等,构建了1+3“智汇”党群服务体系。又如焦家村党群服务中心立足提升老年群体的民生福祉,通过融资源、强功能,打造一站、一屋、一集市“三暖”党群服务阵地品牌,以“一站式”综合性服务前沿阵地,让党员群众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融合“谊家人”资源服务,提升区域党建“凝聚力”
泖港镇以成立“泖田·YI家”区域化党建联盟为契机,推动“阵地融合、项目融合、资源融合”,实现同频共振,持续提升区域化党建工作能级,不断将群众愿景变为幸福“实景”。镇党群服务中心紧扣“融”字,精准对接党员群众需求,与融合部门共同推出“泖田系列”人才服务、“泖田铛铛车”便民服务、“田田”超市等10余项服务项目;同时,梳理区域化联盟单位10大类22小类资源清单,实现服务、管理、资源、力量在党群中心集聚。
各村居党群服务阵地充分发挥纽带作用,围绕党员群众需求精准发力,以区域化党建凝聚合力,持续建好“服务阵地”,推动“服务升级”,进一步激活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新建村党总支与结对单位区建管委党组自共建以来开展了一系列民生实事,如近期启动的城乡党组织结对帮扶项目,为新建村塘陈公路安装了36盏路灯,照亮村民夜行路。朱定村党总支积极对接共建单位和区域单位党组织,由泖港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国网上海松江供电公司“明灯”党团服务队提供的健康守护和“小松电学堂”科普项目等服务项目常态化入驻村党群服务中心,让村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服务。
提供“议事厅”协商服务,汇聚社区共治“邻聚力”
以“泖田YI家人”党群服务阵地为载体,提供“议事厅”服务,搭建沟通交流、议事协商平台,引导党员群众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切实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镇党群服务中心积极推动“众人来协商”议事机制,搭建议事协商平台,设立党代表工作室,以一块牌子、一个阵地、一个工作制度、一名联络员、一个意见箱、一本工作台账“六个一”标准建设,推动全镇159名党代表下沉到村居,收集社情民意并登记受理。2023年累计开展342场次,接待党员群众400余人次,帮助解决问题87个。通过推行“党群议事日”制度,搭建议事协商平台,听民情、解民忧,办好党员群众“关键小事”。
各村居党群服务阵地将党代表工作室、人大代表接待点建设相互融合,搭建议事平台,围绕党员群众急难愁盼、社区治理难题开展协商议事,实现党建引领下的“群众事群众议,社区事共同议”新格局。泖港居民区党群服务站为辖区居民搭建协商议事平台,解决了鑫乐苑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停放点缺乏问题,目前3个集中停放点已建成使用,消除飞线充电、楼道充电等安全隐患。范家村党总支在建设“健康步道”期间,以村党群服务中心为载体广泛征询村民意见建议,引导村民参与骑行步道设计、施工等环节,彩虹“健康步道”建成后,吸引了不少城市居民到村里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