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党建引领 点亮患者康复之路发布时间:2024/3/25 9:23:00 文章浏览:3171次 文章来源:卫健委
九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始终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对接辖区内社区居民对康复的多元化需求,在党建引领下,以征集居民意见为起点,以优化就医环境为着力点,以满足社区居民需求为落脚点,多措并举提升社区康复服务能级,让居民享受到“家门口”多种形式康复服务,成功创建为上海市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
科学规划 构建温馨“康复之家”
本中心温馨的“康复之家”总面积454平方米,设置运动治疗区、物理因子治疗区、作业治疗区、言语治疗室以及传统康复治疗区等区域。整体环境设计以蓝色为主色调,搭配绿色灰色,这种春天的颜色,给人一种如浴春风的清新舒适感。同时引进设备,输入程序,扩增“内存卡”,增添了天轨、上肢康复机器人、言语评估训练系统及各种康复设备7大类56项,将以往出现在专业康复中心的智能康复设备引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百花齐放中让单调的康复运动生动起来。
人才建设 打造专业服务团队
本中心积极打造专业康复服务团队,配备成员17名,其中党员4人。负责人田志忠是一名老党员,他带领团队成员践行着“党建带团建”的理念,对年轻队员在技术上一对一带教,在工作中互帮互助、共同成长。定期培训指导,提升专业技能;邀请专家输出“干货”,开展带教查房、疑难病例讨论等,促进全专结合;通过与上海养志康复医院、第五康复医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积极推进三级康复网络建设,打造同质化康复服务;聘请第五康复医院专家每周开设门诊;及时评估患者康复效果、调整康复方案、优化上下级医院转诊程序,提供康复评定、康复教学等特色服务,不断促使本中心的康复服务理念向着“便捷、高效、安全”的方向前行。
优质服务 点亮特色康复品牌
“非常感谢全体医护人员,让我这个以为会躺在床上一辈子的人,现在能站起来了……”纸短情长,表扬信中简单的话语,承载着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腔感激。当初顾先生从三楼摔下导致全身骨折,多次手术后辗转至中心开启康复治疗之路。入院初的顾先生步行障碍、平衡障碍,甚至不能站立,生活受到很大影响,情绪异常低落。康复科的医护人员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结合本中心康复方面优势,制定中西医结合的康复方案:平衡功能训练,运动疗法,低频脉冲电治疗……医患同心凝聚成了一股力量,历时200天,从卧床到逐步站立,到使用步行器缓慢行走,再到拄着手拐行走,顾先生之前所有的担心一扫而空,病房里时常听到他洪亮爽朗的笑声。
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康复科发生:因脑梗塞导致右侧肢体功能障碍的张先生,经过2个月“陪伴式”治疗后能平地行走;因腰椎突出导致不能弯腰困难的赵阿姨,在应用腰牵、中频、针灸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80岁高龄的李先生,从一开始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到后来的信心满满,在短、中、长期目标中循序推进直至顺利康复行走……准确的指导,精心的陪伴,耐心的训练,配合以温和的情绪安抚,康复团队的每个成员各司其职又紧密协作,本着“为患者解忧”的初心,书写出一个个有温度的康复故事。全体医护人员必将继续努力,以优质的服务,齐心协力点亮患者的康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