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健委党工委:健康为民360 群众健康有“医”靠发布时间:2024/3/7 16:30:00 文章浏览:3178次 文章来源:卫健委
“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奠定坚实健康根基。”今年1月,2024年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为进一步落实党建引领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强化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区卫健委聚焦市民看病就医的难点痛点,持续深化“健康为民360”党建品牌,连续三年推出十大举措,切实推动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基层卫生健康工作的实效,完善“家门口”的健康医疗圈。
流程不断优化 就诊“零”时差
针对患者长时间候诊问题,区中心医院门急诊办公室与放射科商议推出了“放射服务即时查”特色项目,尽可能让患者当日就诊、当日完成检查。晚上8时,区中心医院放射科内的广播还在呼叫下一位检查患者。“放射服务即时查”项目开展以来,患者就诊时需要进行的放射科检查项目,如普通核磁共振、CT等,都能在当天完成。周末的预约同样及时安排,基本不让任何检查留到下一周。为保证每一名患者都能完成检查,放射科通过优化预约流程、增添医疗设备、延长工作时间、增加预约检查时间段及预约量等多措并举,实现“日清周结”。
“家门口”建专科 服务“邻”距离
针对有基础病、慢性病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希望在家门口获得同质服务的诉求,区卫健委通过“零距离”服务在居民身边织起健康守护网。在原有4家区级综合医院及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PICC护理专科门诊的基础上,新增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PICC护理专科门诊。15家社区卫生服中心开设的PICC护理专科门诊2023年全年服务1397人次,上门护理35人次。
2023年8月,小昆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导管维护专科护士用自己的医保护士工号,为前来做导管维护的患者徐老伯开具了第一张护理专科门诊处方。
“如今在社区就能完成健康维护,时间短,费用少,非常便利”,徐老伯的家属说。徐老伯术后三年来,每月到离家较远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部)进行健康维护,每次往返至少2小时。现在,徐老伯可以在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期进行检查,往返只需半小时。
此外,区卫健委以小昆山镇和中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试点,建立社区健康管理中心,打造居民健康信息收集、健康评估、健康指导、签约服务为一体的一站式健康管理服务,逐步形成居民先开展健康评估再分配就诊的就医新流程。“居民大肠癌免费筛查”服务、“职业健康培训”线上培训考核服务、中小学生公益脊柱侧弯筛查等,逐渐走进更多村居、企业、学校,覆盖各年龄段人群。
中医中药进万家 健康“零”障碍
“喝杯茶,身体暖来”,新桥镇晨星社区的老年居民们,常常三五相约,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去喝中药养生茶,听中医药日常保健小妙招。晨星社区卫生服务站是松江中医药特色示范站点之一,为满足社区居民更便捷、高质量的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社区卫生服务站不定期邀请附近居民、学生前来参观体验,感受中医药的独特魅力,设立“朱东勋针推工作室”,实现每天有中医医师看诊、每周有专家医师坐诊。在附近上班的居民陈女士表示,“我们中年人工作节奏快,每周中午抽两天过来做个理疗,喝杯养生茶,精神状态更饱满了。”同样是中医药特色示范站点的广富林街道新城家园社区卫生服务站,具备中医诊疗、中医展示和文化体验等综合功能,古色古香。结合社区人群特点,站点邀请方塔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李伟坐诊。居民费阿姨因食欲不振、肠胃不适奔波于各个医院,但疗效甚微,在李医生的诊疗下,选用东垣之法,症状明显缓解,费阿姨连连称赞“小站点,大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