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建高分子材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攻坚克难“下实劲”,聚势赋能“领新航”发布时间:2023/8/25 13:44:00 文章浏览:3829次 文章来源:佘山镇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这为科建高分子材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树立行业标杆指明了方向。近两年,科建高分子切实发挥新材料行业技术创新的引领和主体地位,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新突破、政企支持服务展现新作为、校企研发支持形成新格局、企业治理效能迈上新台阶,在航天航空领域取得成功突破和品牌建设成果。
坚持目标导向,从实处“领题”
新形势下,如何推进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为企业凝聚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科建党支部给出了回答: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公司高质量发展。科建聚焦科技创新、技术攻关等关键环节,扎实推进“加强科技创新专项行动”,开启党建“搭台”、技术“唱戏”的新模式,集中推进解决公司改革发展党建工作中面临的技术攻坚问题。
为确保各项重点科研任务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科建党支部逐条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间,采用“挂图作战”的形式推进落实。今年5月,党支部号召15名研发骨干组成专项攻关小组,对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和关键材料展开集中攻关,及时攻克了客户提出的技术难点,为公司未来业务增长奠定了基础。“党建工作是润物无声的工作。”科建党支部书记吴凤晴表示,“我们将继续深化职能定位,努力打造支部强有力核心,围绕成为企业发展的突击队,做好表率,当好排头兵,为企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坚持问题导向,抓关键“破题”
6月,产品研发专项小组在第一次中试现场设备出现了技术难题,发现部分样品的高分子材料与复合的材料出现贴合性不良的问题,小组负责人曹建美冲锋在前,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带领骨干工程师不分昼夜、加班加点地进行技术攻关。她利用自己丰富的经验以及坚实的专业知识,历经一个多月顺利解决了现场技术难题,最终确定了最佳的工艺参数,改善了贴合性的问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解决问题之后,她选择继续向前走一步,组织实验室所有技术人员进行问题处理经验的分享,将问题处理的思路和方式传授给大家。
该项目研发团队秦安康表示,在研发的早期阶段,项目技术骨干于开峰每天都在加班加点研发调试,甚至周末都要忙到晚上九、十点钟。经过3个月团队攻关,从无到有,成功研发出新产品,一张设计图纸变成了面向全球月销售1万余件产品,累计销售额在3000-5000万/年。
坚持结果导向,以成效“结题”
技术产品研发成功并不意味着能够投入使用。项目开发初期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产品加工成型的稳定性,成为了阻碍项目进展的首个“拦路虎”。由党员骨干组成的技术攻关团队在摸索中不断总结经验、优化方案,经过3个多月的反复试验,研发团队逐渐摸索并掌握到了设备、工装的调整和改装以及参数调整的技术规律,成功突破了产品稳定性的技术壁垒,实现了大批量生产,相同规格尺寸下,其产品已达到密封、耐候、防水的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党建凝聚力强,项目突破就强。党员先锋团队以技术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抓手,聚焦技术产品的“研、产、用、改”全流程关键环节,将技术产品的研发、生产、应用以及优化形成良性循环。仅2022年,实验室便完成70种产品的中试生产,让多种产品从实验室成功向现场应用迈出关键一步。科建党支部还联合公司各部门制定“以赛代练”的能力培养思路,对内进行技术经验和管理经验交流分享,定期开展“技术能手大比拼”“精益项目市集”等活动;对外组织青年员工积极参与上级组织的技能大赛、创新创效、党的二十大精神知识竞赛等。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科建发展壮大的重要路径。企业董事长吴海涛表示,科建将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打造一支敢打敢拼、技术过硬的人才队伍,整合内外部科技力量,逐步构建起具有自身特色的科研生态圈,为突破行业技术瓶颈贡献科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