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街道东外居民区:党建引领“微+”服务,打造暖心“为老服务圈”发布时间:2023/4/18 16:40:00 文章浏览:3973次 文章来源:中山街道
近年来,中山街道东外居民区党支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整合社区资源,不断提升服务效能,以党建引领“微+”服务为抓手,深入推进为老服务工作。依托社区微网格、微力量、微服务,着力打造社区暖心“为老服务圈”,让辖区老年人感受社区服务的温暖,切实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微网格托起稳稳的“安全感”
按照“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网”的原则,东外居民区党支部将社区划分为6个微网格,每个微网格配备一名微网格长和若干名网格员,其中,微网格长由社区干部担任,网格员由社区党员、人口协管员、楼组长、志愿者等组成,逐步构建“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的工作格局,打通“上情下达”“下情上传”两条路径,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无死角的闭环服务模式,让居民的急难愁盼不出网格就能得以落实。
“太谢谢你们啦,帮我们解决了这个大难题。”近日,家住环城新村的芳阿姨(化名)一把拉住网格员的手,不停地道谢。芳阿姨的儿子因疾病常住闵行北桥医院,马上到了支付住院费的时间,可她和老伴却犯了难。两位老人都已80多岁高龄,来回奔波显得有心无力,身边又没有其他亲人伸出援手。得知此事后,网格员自告奋勇:“阿姨,您别担心,交费这事就交给我们了!”“太麻烦你们了,前几天还帮我们申请了长护险……”老两口感激地说道。第二天一大早,网格员就驱车来到闵行北桥医院,顺利完成交费。
微力量托起稳稳的“获得感”
东外居民区深入探索基层治理现代化新路子,进一步常态长效做实党员“第二楼组长”工作,引导和鼓励党员“第二楼组长”发挥专业特长,为社区贡献微力量,构建起“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的志愿服务模式,形成居民区党组织牵头引领、党员“第二楼组长”协同带领,楼组居民共同参与的为老服务新局面,为老人群体送去稳稳的“获得感”。
年轻党员周思敏自2022年起一直肩负着党员“第二楼组长”的工作,用实际行动参与社区治理、助难助困,全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在得知社区有为老服务需求后,她主动接单,与环城新村的贾阿姨、陆阿姨开展结对,双休日、节假日经常能看到她登门看望老人的忙碌身影。老人行动不便,加上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买菜成了头等难题,她便主动承担起老人的买菜任务,结对老人想吃什么,她便在盒马鲜生、叮咚买菜APP上一键下单,菜品就能直接送到老人家门口,解决了老人的后顾之忧。贾阿姨逢人便夸赞“第二楼组长”,周思敏则谦虚地表示,作为一名党员志愿者,理应为居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微服务托起满满的“幸福感”
东外居民区党支部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深化打造“小红帽”等党建项目品牌,通过微服务拉近与居民之间的距离,提升居民的幸福感、满意度。
“小红帽”帮困志愿者团队成立于2013年,通过整合东门部队、自来水公司等共建单位以及社区学生、退休党员群众等,十年来累计为困难老人家庭提供配菜服务800多人次,为社区困难家庭、高龄老人送去“舌尖上的幸福”。在送餐的同时,“小红帽”还帮助有需要的独居老人、纯老打扫卫生、缴纳水电费、买药配药,成员们对这些老人的情况了如指掌。通过和老年人唠嗑,排解老年人的孤寂,拉近与老年人之间的距离,大大提升了社区老年人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