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街道茸梅居民区:“聚合力”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 “点线面”做实民生服务大文章发布时间:2023/6/26 9:17:00 文章浏览:3805次 文章来源:中山街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近年来,茸梅居民区党总支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以“微网格”管理为抓手,以打造区域化党建联盟为亮点,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载体,发挥党建共建资源优势,通过“点线面”结合,解决好居民急难愁盼事,实现党群互动、治理联动、服务主动的良好氛围。
强化党建引领能力,建强“圆心”发挥“核心引擎”作用
党的坚强领导是基层治理成效的根本保证,只有抓好党建,才能推动社区治理行稳致远。居民区党总支在党员志愿者队伍的基础上,打造以业委会成员、物业工作人员、小区楼组长为骨干的志愿者服务团队,让小区服务管理拥有“主心骨”。持续深化党员报到机制,动态梳理报到党员名册,充分发挥党员“第二楼组长”队伍作用,更大力度引导党员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作用。同时,广泛吸纳退役军人、退休教师、医护和热心群众加入到小区志愿者队伍中。让党员在一线集中,群众力量于一线汇聚,激发多元社区治理活力。
强化区域共治能力,延展“直径”激发治理效能合力
坚持共治共建共享原则,做深做细茸梅“三圈共茸”党建品牌项目,工作圈内共筑平安家园、生活圈里建设美丽家园、公益圈内缔结爱心家园。依托区域化党建平台,加强与共建单位沟通联系,定期召开茸梅社区区域化党建党建联席会,共同研究商讨区域内党建、社区治理、社区服务等方面的重大事项,制定“共治意愿清单”,为区域共建提供有形抓手,形成“大事共议、要事共商、实事共办”的工作格局,通过将共建单位编入一个服务圈、加入一个志愿服务队、认领一个帮扶项目等方式,把社区“需求清单”变为共治“履职清单”。近两年共完成实事项目24个,涉及资金近5万元,包括社区帮扶、文教资源、场地改造、爱心助学、助老帮困、志愿服务、环境卫生等8大类别,受益居民5860人次。
强化网格细治能力,扩展“服务面”办好惠民为民实事
不断完善“需求在网格发现、信息在网格采集、服务在网格开展、问题在网格解决”功能,并在网格内强化精细管理、为民服务能力,重点做好为老、为小、为困、为需的“四为”服务。为“老”服务体现在积极打造从“养老”到“享老”家门口服务圈,结合“老伙伴”计划,通过小区内“小老人”和“老老人”结对,将独居、纯老户、高龄老人作为关爱重点,通过为老年居民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活动,给老年人幸福生活再“加码”。为“小”服务则依托茸北幼儿园、社区学校等周边丰富教育资源,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社区内开设各类公益课堂,倾力为孩子们打造成长“第二课堂”。为“困”服务重点关注小区内残疾人、低保户、困境儿童等困难人群,通过网格化管理,及时掌握其生活需求,开展慰问走访、赠送爱心物资等多样化暖心服务。为“需”服务则是聚焦群众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居民区党总支通过区域化党建,打通五昆路居民停车难点,把车“稳稳地”停进了蜜雪儿厂区,解决居民的燃眉之急;在茸梅居民区党总支牵头,街道城管、拆违办、绿化所等职能部门多方联动下,彻底清除天虹二村遗留多年的卫生死角,拆违、清运垃圾、砌墙封门等工作“多轨道”一并进行,“尘封”多年的小巷迎来“华丽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