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街道蓝天二村居民区:“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助力老旧小区换“新颜”发布时间:2023/7/27 16:15:00 文章浏览:3787次 文章来源:中山街道
中山街道蓝天二村小区属于典型的老旧动迁安置小区,近年来,由于小区基础设施差、共建配套设施薄弱引发的问题日益突出,居民对小区进行旧改的呼声也日益强烈。为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蓝天二村居民区党总支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为工作契机,将“党建引领、多元共治、建管并举”的工作方法融入旧改工作,助力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
把组织引领落在项目上
实现党组织与项目的“双向融合”。蓝天二村居民区约有党员120人,党总支将小区划分为5个微网格,并建立微网格党的工作小组,全面实行微网格“双网格长”机制,积极发挥报到党员、属地党员的作用,组建“旧改专班”先锋队,实现“旧改项目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覆盖到哪里”。为把老旧小区改造设计与居民实际刚需有效结合起来,居民区党总支主动作为,搭建由居民区党总支、红色业委会、设计施工单位、物业公司党组织组成的项目议事平台,为项目有序推进把好关、起好头。发挥“三驾马车”与项目的“双向奔赴”。在居民区党总支的带领下,社区“三驾马车”在旧改工作中齐头并进,通过制定意见征询表、入户走访、召开楼组长会议、联席会议等形式,汇总整理出小区基础设施和公建配套设施等24个问题清单,在大调研走访活动中,认真倾听居民对“美好社区”建设的意见建议,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共治共建,为旧改工作出谋划策。实现多元共议与项目的携手并进。为让旧改方案更大限度满足民生需求,居民区党总支多次邀请华东政法大学赋能团队实地勘察,对小区修缮方案以及小区车辆管理方案等提出意见建议;召开多部门协调沟通会30余次,围绕地下管道、树木修缮、防盗门人脸识别系统、停车位改造等进行商议。此外,还邀请居民代表召开听证会,不断完善项目的实施方案。
把机制保障渗透全过程
为确保旧改的有序规范推进,蓝天二村居民区党总支聚焦目标,统筹合力,不断完善议事决策、党建联建等工作机制,为社区旧改项目顺利落地提速增效。建立旧改议事协商机制。居民区党总支组建由小区业委会、物业公司、居民代表、社区志愿者等20余人组成的旧改专班,通过“每日一碰头、一周一例会”,形成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常态化协商议事机制,并建立“居民诉求—专员接单—实地查看—多方商议—决议处事”的工作流程,确保件件事有人管,个个问题有人跟。截至目前,已妥善处理居民各类诉求和纠纷超过500起。建立党建联建工作机制。为进一步发挥党建合力共同助力旧改工作,居民区党总支与区修缮中心、新松江置业、茸和公司等多家单位签订党建联建协议,督促各单位高站位谋划、高质量推进、高标准落实,引导党员在项目建设中当标兵、做模范,切实把党建工作与旧改项目有机融合。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已成功开辟4个临时小微停车场,为小区增加80多个停车位,明显缓解了因旧改工程激增的居民停车需求;解决65栋楼房墙体渗漏、屋顶漏水等问题,完成污水管网更新等工作;完成5个非机动车库屋面改造,为业主提供安全充电的环境。
把精准服务覆盖全社区
蓝天二村居民区党总支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在旧改的全过程不断了解居民所思所想所盼,以居民的实际需求和感受出发谋划、推进旧改工程,努力做出让居民放心、满意的工程。耐心聆听,事事有着落。旧改过程中难免出现问题和困难,但居民区党总支始终以解决居民诉求为工作的落脚点,耐心聆听、快速响应,为居民解决急难愁盼。比如,旧改过程中,小区北侧绿化散乱导致小区内部道路窄小,经常引发小区内堵车,许多居民提出重新规划小区内路面布局的建议。居民区党总支当即把情况和居民的意见建议带给施工方。同时,召集业委会、物业、施工方、设计方等相关单位,最终,多方协商确定,根据居民意见修改设计方案。心系民生,件件有回音。面对一些未纳入修缮改造的工程项目,居民区党总支主动发力,积极解决。如积极联系街道相关部门和项目部,协商增设绿化带停车位,解决36个楼道442户居民进水管道老化问题,增加多处沉降井以及解决小区路面自来水阀门突出等问题,切实让小区居民的多样化诉求“件件有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