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榭镇世源居民区:党建赋能织密“红色网格”,“四邻工程”助力基层治理发布时间:2023/6/25 13:01:00 文章浏览:4059次 文章来源:叶榭镇
“正打算带着孩子去拍全家福,社区的免费拍照活动就来了,不用出小区门就能拍上照片,太贴合我们老百姓的需求了,而且志愿者还会把打印出来的照片送上门!”近日,叶榭镇世源居民区党群服务站的大厅尤为热闹,原来是移动相馆“开”了进来,让辖区的居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免费拍照的便利服务。
“这是世源居民区党支部前期通过开展调研走访,立足居民实际需求,在辖区内开展的‘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党支部书记陈萍介绍,居民区基层治理的“大网”需要以“楼组党建”为线来串联。社区内居民鲜少走动,邻里关系不熟络,这给社区管理工作增添了些许难度。为此,世源居民区党支部形成了“划网格,形合力”的党建特色工作法,从居民需求出发,以“楼组党建”编织“社区-一级网格-二级网格-楼组-户”五个层级网格,打造“四邻工程”党建品牌,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拉近居民与基层党组织的距离。
强党建,织密基层治理“一张网”
“原来这里好多自行车乱停,把人行道都占上了,走路十分不方便。现在车都停放到指定位置,路面顺畅多了。”近期由世源居民区党支部牵头,对沿街商铺进行了环境卫生和道路安全整治,得到了居民们的一致认可。世源居民区下辖3个小区、1栋商业楼及沿街64家商铺,区域面积大而散成为治理难点,而得益于五个层级网格事务包干责任制的制定,基层服务的“神经末梢”被打通,下沉干部、“第二书记”、党员在各个网格中各自认领“责任田”、积极发挥作用,切实把力量沉到网格、把服务做到网格,实现了网格划分管理全覆盖、无死角。同时凝聚起居民区楼栋党小组、“三驾马车”、志愿者等多方力量,不断扩充层级网格的服务“战斗力”,以“清洁家园百日行动”“关心关爱心‘源’计划”、普法宣传教育等为抓手,主动帮助群众解决身边事、闹心事。在此基础上,精心打造“四邻工程”党建品牌,即搭建“睦邻平台”,通过“微议事共自治”模式,引导居民主动参与协商议事;落实“邻里互助”,创新设置“社区客厅”,推出“家门口服务日”,引导居民互帮互助;构建“近邻港湾”,健全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推动解决“急难愁盼”;聚焦“相邻相亲”,促进社区矛盾纠纷化解。
聚合力,实现多元共治“一盘棋”
“红日从地平线升起,中国今天格外美丽……”每月的28日,世源居民区党群服务站内便传出整齐嘹亮的歌声,由辖区的退休党员周阿姨和他的先生吴老师一同创办的“梦之声合唱队”正为喜欢唱歌的老伙伴们讲授五线谱的基本知识、教授正确的唱歌方法、开展不同声阶的练习等。“退休之后,呆在家里也无聊,还不如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创始人周阿姨直言,“除了我们合唱队,寒暑假的未成年人教育活动也丰富多彩、每周四下午还会有共建单位来到休息区为老人们提供量血压服务……”。党组织“穿针引线”,党员群众形成合力,逐渐织就一张精细化基层治理大网,激发多元治理活力。
居民区党支部通过参与协商议事,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亲切感,依托党小组长之家搭建“楼组议事厅”等平台载体,通过“微议事共自治”模式,实现“小楼道、微自治、大和谐”。创新设置“社区客厅”,引导居民互帮互助,促进社区矛盾纠纷化解,四大特色型党小组在志愿团体中孕育,“骑游队”义务巡逻志愿者团队中成立“自管自治”党小组,坚持定期开展“啄木鸟”行动,协助排查安全隐患、维护治安、制止不文明行为等“找茬”行动12次;“志愿服务”党小组通过清单认领,在义务劳动、垃圾分类、扶贫帮困等志愿服务活动中发挥极大作用,30名党员志愿者常年活跃在大街小巷;社团“老来青”素描班和“梦之声”合唱队成立“文化宣传”党小组,结合时事开展主题画展、宣讲红色故事、传唱红色歌曲等,为群众提供“菜单式文化服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优服务,促进邻里互助“一家亲”
“独居老人的居家安全如何保障?”“如何做到让空巢老人老有所依?”针对辖区老年人占比大这一现实问题,世源居民区党支部做深做实网格党建,将组织生活与志愿服务紧密结合,通过走访慰问空巢、独居、高龄老人,进一步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多元化需求,不断强化服务意识,用一抹红托起空巢、独居老人的晚年幸福生活。
以“就近就熟”原则,通过划区域分组招募退休年龄段的爱心人士组建“党员+”的志愿队伍,通过“小老照顾大老”的方式结对“模拟家庭”,开展聊天慰藉、生病探望、节日慰问等服务,志愿者们熟练掌握老人常用药、家属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有效防范、稳妥化解独居老人居家安全等风险。推出“四微”服务菜单暨微温暖、微急需、微慰问、微帮助,为社区独居老人保驾护航。“红马甲”志愿者通过“早看窗帘,晚看灯”行动进行每日关照;开展“一顿饭的陪伴”行动陪伴助老,为长者送餐代买、打扫洗衣,陪伴用餐,聊天慰藉。目前,已为辖区53位空巢老人、残疾老人、高龄老人等特殊人群提供结对帮扶志愿服务,不断促进“小老帮老老、低龄扶高龄”的互助养老模式良性循环。居民区党支部积极发挥党建结对优势,充分利用共建单位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域化党建单位市场监管所、邮政支局和上海立达学院等资源,定期开展医疗咨询、爱心义诊、健康知识讲座、数字助老培训等活动,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吸引老年人们走出家门,拉近“心灵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