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山镇:用“四下基层”之“钥” 打好为民服务“组合拳”发布时间:2023/11/3 9:13:00 文章浏览:4714次 文章来源:佘山镇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佘山镇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把学习推广“四下基层”优良传统作为重要抓手,将深化运用“四下基层”制度与“四百”大走访有机结合,与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紧密融合,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微实事”,提升群众“微幸福”,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政策主张“进万家” 党声传递“聚民心”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是“四下基层”的重大任务,佘山镇坚持把基层理论宣讲作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重要途径,作为党委政府联系广大党员群众的桥梁纽带。推动构建“大师资”体系。持续深挖各领域优质师资,建立一支由专职、兼职和外聘讲师组成的“三结合”师资队伍和领导干部、基层书记、普通党员三级“嘉宾”讲师梯队。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领导干部到联系居村、分管领域上党课15场,基层党组织书记上党课115场,讲师团成员开展理论宣讲19场,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更“接地气”的形式将理论与佘山实际相结合,让党员群众坐得下、听得进、弄得懂、记得牢。持续优化阵地布局。以“点面结合”育强阵地,不断赋能党员教育,深化以社区党校为教学主阵地、以各领域党群服务中心(站)为教学点、以区域内其他各类阵地为补充教学点的“1+31+N”的三级阵地网络格局,把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贯穿党员教育培训的主线,通过组织开展党内专题培训班、中心组理论学习扩大会、党员大轮训、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送学上门等,切实打通基层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主题教育期间,举办“学悟新思想 实践建新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研修班,对全镇181名基层党组织书记集中培训,镇党政主要领导分别围绕主题教育和党的建设、佘山经济社会发展等内容授课。
调查研究“面对面” 决策部署“达民意”
调查研究下基层是“四下基层”的重要路径,佘山镇坚持在大兴调查研究中夯实实干之风,念好“深、实、细、准、效”五字诀,紧密结合“四百”大走访,直面政策贯通执行中的堵点淤点和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持续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课题调研实效。对镇域内的深层次关键性问题、长期存在的顽瘴痼疾以及近年来出现的新情况新倾向进行全盘梳理,确定镇领导班子牵头调研课题14个,覆盖产业转型升级、优化营商环境、乡村产业振兴、农民动迁安置、城镇精细治理等9个调研方向。按照边学习、边调查、边改进的原则,将调查研究与整改整治一体推进,围绕基层最关心、群众最关注的问题,通过座谈访谈、实地走访以及专家建议等方式,深入基层一线听取群众意见,务求解决问题。聚焦佘山高新科技园土地二次开发重大项目,部分企业反映在腾退过程中过渡困难、迁移困难等问题,镇领导班子主动为企业寻找合适厂房以及暂存仓库,精准解决企业实际所需。坚持效果导向健全常态长效机制。以领导班子联系居村党组织、常态化走访企业制度为依托,班子成员带头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并结合分管工作领域,聚焦主责主业,身体力行推动调查研究深入开展。今年以来,镇领导班子成员走访调研977次,其中到农村111次、社区344次、企业425次,查找收集问题226条,均已办结或落实相关部门协调推进,切实有效地解决和回应人民群众的“急难愁、需盼求”。同时,持续跟踪问效,确定主题教育调查研究阶段性成果转化运用课题3项,切实将调研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思路、办法和举措,确保出实招、有实效。
信访接待“心贴心” 畅通渠道“解民忧”
信访接待下基层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导向,佘山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将领导干部接访作为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重要实践,让领导干部在一线倾听群众呼声,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沟通。多元解纷推动矛盾源头化解。以接访常态化、下访经常化、包案责任化为方式,坚持落实“民呼我为”、“接诉即办”机制,持续推进镇级领导包案、阅批群众来信、每周二接访、下访等工作制度,变“收信人”为“敲门人”,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变“被动受理”为“主动解决”,坚持往矛盾‘窝’里钻。今年以来,镇领导班子下沉基层接访人员31批次,有效化解了动迁安置、住房困难领域等重大信访矛盾10件。多维联动推动信访工作提质增效。为更好保障信访群众权益,佘山镇在各基层点位建立了以信访干部、党员志愿者、“老娘舅”队伍、律师顾问、人民调解员、社区民警组成的多维度多领域信访服务体系,采取“坐堂式听诊”方式参与接待和调解。同时,全力推进“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畅通群众信访渠道,实现信访工作科技化、信息化、便捷化,确保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事事有回应”、群众提出的合理诉求“件件有落实”。
现场办公“零距离” 一线解难“惠民生”
现场办公下基层是推动发展的落脚点,佘山镇坚持转变作风、强化落实,让群众能清楚看见问题受理、解决全过程,切实做到问题发现在一线、方案研究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将现场办公与整改整治联动推进。镇领导班子主动靠前,对主题教育形成的整改整治问题清单逐项销号,以现场办公的方式研究谋划解决措施。对农村人居环境中存在的乱搭建现象,深入农村一线指导村庄全域清洁攻坚行动,为创建全国文明村、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等打下扎实基础;对青松生态廊道区域频发偷倒渣土的情况,多次赴实地召开现场会,研究在主干道、次干路安装限高杆、地桩等事宜,并配套推进监控设备和照明设施的安装;对工业区部分企业雨污混流问题,组织人大代表现场视察,督促职能部门立行立改。将现场办公与调查研究贯通融合。对调研中反映和发现的问题,逐一梳理形成“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针对重点难点问题直奔一线研究谋划解决措施。围绕民生关切,聚焦群众关注的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平移项目,镇领导多次带队实地查看施工进度、房屋结构质量等情况;聚焦农村地区照明设施缺乏问题,通过实地走访制定落实安装照明设施方案,推进工程实施,为村民夜间出行提供便利。主题教育以来,发现各类问题33个,其中24个已办结,9个正在推进中,办结率达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