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富林街道上林居民区党群服务中心: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党群服务画出百姓“幸福圈”发布时间:2023/6/9 8:58:00 文章浏览:5943次 文章来源:广富林街道
为进一步推进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功能建设,不断提高党群服务供给的精准度,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近日,广富林街道“‘富’美合院 红‘林’家园”党群服务阵地“融合日”暨“15分钟社区生活圈”市集在上林居民区党群服务中心“火热开张”。

找准“兴趣点”,“四入”机制强服务
广富林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进一步推动职能部门融入、区域单位汇入、社会资源导入、党员骨干和社区达人进入的“四入”机制,创新以市集的形式,展现基层治理和区域化党建成果。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携手居民区党支部积极动员党员群众、共建单位党组织及热心商家成为“15分钟社区生活圈”市集的“一日摊主”,把居民群众需要的服务带到“家门口”。
“小朋友们来找一找哪一架是我们中国自己研发的飞机?”在区域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航空运输学院的摊位前,逼真的飞机模型吸引了孩子们围观,随着神州十六号载人飞船的发射和C919全球商业载客首航,中国航空航天事业鼓舞人心。大学生们从分析飞机类型到气压原理,激发着青少年的航天兴趣。
“孩子们可以来领取免费文具……”热情的招呼声吸引了不少居民,一巷之隔的丁香居民区共享“爱家超市”商铺资源,为即将参加中考、高考的学生送爱心,也将平时的优惠福利带进社区;大学城文汇路上的贝页书店也参与了此次市集设摊,种类繁多的书籍、低价折扣让不少人驻足;街道辖区内的药店“杏林堂”提供中医义诊、血压血糖测试等服务,受到老年人群的欢迎。不少居民表示,生活圈一下子丰富了起来,幸福感瞬间被“拉满”。
把握“切入点”,调动资源织网络
上林居民区党群服务中心硬件设施齐全,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为了充分辐射周边居民区,提供“15分钟社区生活圈”党群服务,活动上,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发布“蒸蒸日‘上’ 好运降‘林’”党群服务中心阵地规划,调动一切资源,织成1个中心9个站点的党群服务网络。

昔日核酸亭改造成“茸城e家”党群服务点,成为新就业群体的休憩小站,共建单位上海立信金融会计学院外国语学院的学生们将定期在此轮岗值班,成为社区自治的一股有力补充。“咖慧啦”姐妹议事厅是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的开放平台,伴着咖啡的香气,社区志愿者骨干在轻松的氛围中话家长里短情、议社区幸福事,为社区自治贡献“她力量”。
小至学龄前儿童,大到初中生,孩子们在红“林”巾驿站可以得到智力和体力的双重发展,乐高、篮球、跆拳道等日常课程让孩子们成为这里的常客。从百草园与三味“蔬”屋在屋顶开启了居民认领种植的自治模式,以花会友,聊聊养花心得,以蔬交友,将收获的蔬果赠送给社区纯老、独老家庭,让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关爱。
在居民区法治长廊设立法治富“林”党群服务点,华东政法大学的师生们将在这里定期普法,居民们在散步时多了一条获取法律知识的渠道。“富”美合院党群服务点内,孩子们正在动手体验流动科技馆的神奇,来自松江科技馆的展品带领青少年探索科学魅力。还有“党员第二楼组长”党群服务点、“林”琅满目爱心超市、“林”间步道等特色站点在党员志愿者的助力下,将定期开展自治议事、公益义卖、健身养身等活动。
抓好“发力点”,共享成果品质高
上林居民区党群服务中心充分用好丰富的空间资源,持续推进阵地融合、项目融合、资源融合,在政治引领、共建聚能、精细治理上下功夫。活动现场,成立上林党群服务中心运行工作组,融合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团工委、妇联、服务办、自治办、司法所等职能部门优势,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群众文化、安全救护、法治服务等资源送到社区。
近期,党群服务中心内的红色客堂、六尺讲堂、议事会堂、活动厅堂和红林书房“四堂一房”已经顺利“交付”给居民,功能覆盖政治学习教育、家风家训研学、社区自治议事、图书借阅等。其中,红林书房馆藏超10万册,定期举办的儿童绘本漂流活动受到亲子家庭的欢迎。而作为红色客堂的远程教育室不仅是党员学习教育的主阵地、楼组党建的共商室,还是“大嘴巴”公益课堂、非遗剪纸培训的“大舞台”。上林党群服务中心充分做到“一室多用”,不断提高功能室的利用率。
为推动社区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活动现场,上林居民区党群服务中心还聘请了六位妇女议事会和儿童议事会成员代表,她们将聚焦秩序管理、环境管理、为老服务、幼儿托育等难点问题,倾听、收集居民诉求,进一步激发基层群众自治活力。
依托“七色桥”区域化党建平台,松江大学城各高校丰富的学科资源、人才资源和文化资源顺利进入社区。现场,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党委书记童潇作为高校赋能代表,从问题导向、创新特色、融合为要等三个方面出发,提出与社区共同分析群众需求,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共融的模式,推动“15分钟社区生活圈”成果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