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街道茸梅居民区党支部:党建“6+”模式 织密精细化管理网发布时间:2019/4/12 13:35:00 文章浏览:3642次 文章来源:中山街道
中山街道茸梅居民区党支部为了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在社区中的的“核心”作用,织密精细化管理网,凝练出“站”、“点”、“线”、“网”、“面”、“日”的党建“6+”模式,建立以居民区党组织为核心、居委会为主导、党员群众为主体、区域单位和群众组织多元参与的组织架构,以党建“6+”模式引领推动社区各项中心工作顺利有序进行,将党建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站”——党建引领 “亮”出初心。居民区党建服务站紧密围绕街道领导的工作要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通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上党课等形式,引导广大党员结合自审实际向先进典型学习,激发党员主动“亮”出身份,“亮”出一颗为民服务的初心。
“点”——功能叠加 “伸”进社区。积极探索“党建点+睦邻点”建设,在睦邻点的基础上加入更多的党建服务元素,离土乡情、幸福佳缘党建服务点将继续结合时事热点以居民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组织每周学习、举办文体活动、搭建调解平台、关爱弱势群体等活动,增强居民素养、增进邻里关系、解决棘手问题、暖化居民内心,进一步强化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社区营造良好的氛围。
“线”——上门走访 “画”入民心。制定“1+1+9”走访模式(一个工作人员加一个人口协管员划分九个片区,分别进行走访),在辖区内通过入户走访的形式走百家,以民情日志为载体,各自“画线”。走进居民家中,走进居民心里,了解他们的诉求,并对于居民反映的问题,即知即改,积极沟通联系相关部门,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共同协调解决难点问题,切实将居民的需求和利益放在心上,提升居民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网”——建立机制 “破”解难题。居民区始终以党支部为核心,以党建为引领,针对社区短板,党支部立足社区实际建立“一网四片五单”社区党建工作机制。“一网”即一张由“茸梅党支部—10个党小组—126个党员”构成的线上线下党建工作网络;“四片”即将辖区小区为基点划分为4个片区,由面至点向下辐射多个基层党员。“五单”即文化学习菜单、对号选岗详单、治安巡逻清单、楼组长意见单、党员志愿者名单。通过“一网四片五单”工作机制将党建工作落到实处,形成服务党员群众协调解决社区热点、难点问题的良好工作网络。
“面”——党建联建 “谱”写活力。茸梅党支部围绕“共商区域发展、共抓基层党建、共建美丽家园、共同服务群众”的目标,与茸北中心幼儿园、中山成校、街道党建服务中心等17家驻区单位,以及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外国语大学等高校联合,开展“资源共享、项目共通、互动共融”的共建活动。并以“三圈共茸”特色品牌为载体,“整合资源、抱团合作、精准施力”碰到难题与共建单位一起为社区发展出谋划策,形成共建合力,激发区域单位参与社区共治的热情,更好地为居民服务。
“日”——加强教育 “强”化党性。党支部坚持每月组织开展一次主题党日活动,通过讲座教育、重温历史、交流讨论、志愿服务、风采展示等形式常态化开展党员教育,从而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引导党员强化意识、激发党员活力热情、增强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自觉性、积极性以及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引导广大党员正确认识党、真诚热爱党、进一步深化党性修养,为建设和谐社区贡献力量。
通过党建“6+”模式的创新让茸梅居民区党支部党建工作更加富有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激发了党建引领互促共进新活力,推动社区工作更好开展,为中山街道全力打造“科创中山 乐居家园”五大行动计划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