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线”(27)中山街道:一盏清茶发布时间:2015/5/11 14:49:00 文章浏览:3869次 文章来源:中山街道
钱穆曾有言,那些被铭记的人和事才是我们的真生命。我的身边曾有过这样一个普通党员,她的温柔恰似一盏清茶,温暖清新沁人心脾,让我难以忘却。
一年一度的青年教师教学评比又拉开了帷幕。又想起了去年的此时,此刻的我少了去年的浮躁盲目、焦虑不安,多了一份从容自信,多了一份冷静思考。王栋生老师说“优秀的老师应当是一盏不灭的灯,而那开关就在他自己的手里,他的‘亮度’在于他个人的修炼;如果他有‘电源’,或者是不断充电,他就能一直发光,一直在照耀着学生面前的道路。”而我曾经在手忙脚乱、焦头烂额的工作状态下,迷失了自己。那段时间,仿佛独自一人在走夜路,内心充满了茫然、无助、慌乱、害怕,是我的“师父”吴海燕老师帮我找到了前进的动力,鼓励我开启了教师职业的开关。
没有工作经验,不了解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不熟悉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面对一年级孩子稚嫩的面孔和“自由天真”的言行,面对学生课堂上的茫然混乱,我的自信和骄傲一点一点地被现实的困境吞噬。不服输的个性和追求完美的习惯让我的生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沉和沮丧,无休止地加班,无休止地订正讲评,无休止的批评纠正,无休止的愤怒无奈……我甚至夜夜无眠,对生活和工作丧失了信心和勇气。
那天早晨,领导要来听课,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大脑却一片空白,无从下手。傻傻的我拼命想掩饰自己的无知无能,一个人闷着干着急。正犹豫着,不知道该怎么开口请教师父,吴海燕老师却主动来找我说上课的事情,和我一起细读文本,寻找教学的语言点,探讨指导朗读的方法,“你看这里这样处理怎么样?”“你和我想到一起去了”,“这只是我的想法,你觉得呢?”平等愉快的氛围像是一杯暖暖的清茶,那温暖由内而外,一点点弥散开来,就这样,我得到了吴海燕老师细致入微的帮助和指导。而在这个过程中,我没有付出一点点主动求教的努力,这是至今仍然让我觉得很惭愧的一件事。
但教学设计只是上好课的第一步,即便是拿到了很好的设计,不同的老师上出来的效果仍然相去甚远。一味地模仿和依赖师父的思路,却没有深入体会设计背后隐藏的经历多年修炼的“设计意图”,为了追求和师父班级学生相似的反应和所谓的“正确答案”,我的课误入歧途。
“已经好多了,你的进步很大。你要对自己有信心。”我的课,我有自知之明,早已做好了受批评的准备,深深的自责在内心纠结。万万没想到,却得到了师父这样的评价。我当然知道她这是在安慰我、鼓励我,当然知道我的课离好课还差得很远很远,当然知道她的良苦用心——抚慰一颗脆弱的心灵。
那时,我内心仿佛有一个声音在呐喊:“绝不能再这样消沉自卑下去了!”不能再让师父小心翼翼地照顾我、扶持我。我要勇敢地站起来,哪怕摔跤,哪怕出丑,哪怕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唯有这样,才对得起师父为我所付出的一切。
我时常想,师父明明知道我的状况和课堂不如人意,但依然坚持将最美的人文关怀赠予我,这种胸怀和坚持令我“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她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传递着一种温暖而美好的情感,一种对美好生活、对理想工作状态的执着向往。师父的网名叫“一盏清茶”,人如其名,她的温柔恰似一盏清茶,抚慰了我浮躁不安的心灵,温暖了我摸索前行的道路。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她无愧于党员这个光荣的称号,无愧于教师这个光荣的职业。希望有朝一日,我也能像她一样,用自己的温柔带给身边的孩子们温暖的希望,用自己的温暖带给身边的同事们温馨的关怀。
(作者:松江区中山小学 王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