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浜镇:企业排头兵,员工领路人发布时间:2013/6/24 17:20:00 文章浏览:4308次 文章来源:新浜镇
在位于新浜镇工业园区的宏愿包装材料有限公司的一间车间里,20多名胡家埭村村民飞快地舞动着手指,低头认真包装铅笔产品。这些村民,是原先空闲在家的“4050”人员,有些人还有轻度残疾。前几年,公司党支部主动和该村助残就业服务社“联姻”,将一部分简单的劳动作业分配给了村民,既解决了村里的就业难题,也缓解了流水线上招工难的情况。如今,这批村民靠此最少一个月能赚取1400元的工资。
近年来,多个落户于新浜工业园区的“两新”组织企业纷纷通过建立企业党组织,有效发挥了党组织在推动企业发展,引领企业文化中的推波助澜作用。
积极做好裁员协调工作
从2008年起,金融危机不断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去年,五星铜业(上海)有限公司作出清退部分职工的决定。裁员极易引发劳资纠纷,党支部在其中就发挥了事前协调的积极作用。
公司党支部书记唐玉虹身兼公司人事部门主管,裁员名单决定后,她就和党员们逐个与分流员工交流,听取意见诉求,做好详尽的解释工作。唐玉虹说,公司事前对每个岗位都进行了评分,被裁的员工大多是打分较低的员工。在裁员过程中,车间一线员工和管理人员全部一视同仁。
针对部分经济条件困难的被裁人员,公司同时也保证,一旦经营情况好转需要招工,将优先考虑他们。截至目前,已有10多人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
“奖牌员工”激发创新活力
在通冷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公司党支部推出了一套别具特色的“奖牌员工”模式。不论车间人员还是管理人员,但凡在公司就职满5年,统一被“封”为“黄金员工”,满10年为“白金员工”,满15年为“钻石员工”,分别给予一次性2万、3万和4万元的奖励。“这个模式就是要打破制造企业留不住人的尴尬。”公司党支部书记陆启明表示,该模式一经推出,将许多想“跳槽”的年轻人留了下来,结合公司推出的员工技术创新奖励,引导一批年轻人投入到技术革新中去。刚刚获得“黄金员工”称号的车间经理陈前东曾是一名普通的一线工人,利用5年的实际操作经验,他为流水线机器的一个小部件进行了升级,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赢得了公司颁发的5000元技术革新奖。在一系列奖励措施的作用下,公司的人员流动速度极为稳定,去年平均每名员工为公司创利达到1.5万元。
放假为转党组织关系
泽胜复合材料是一家民营企业,规模不大,却做出了令许多大企业都为之感叹的举动。
由于企业内大部分都不是本地人,仅有的几名党员员工组织关系都在陕西、湖南等地。党支部参加镇里的活动,总有些“名不正言不顺”。去年,公司总经理和党支部负责人商量后,决定主动为这批党员放假,鼓励他们回老家办理转调组织关系手续,“车马费”报销,工资照发。此举一出,党员们参与组织活动的积极性更高了。同时也给园区其他企业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令人印象深刻。在这批模范带头企业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两新”组织企业党支部在逐渐提升活动频率,积极参与支部网站建设等工作。工业园区党总支也专门派遣了3名指导员为园区内30多个党支部进行跟踪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