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泖港镇腰泾村“四议两公开”解决鱼塘纠纷发布时间:2013/6/8 9:18:00 文章浏览:3667次 文章来源:泖港镇
导语:近日,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群众自治中作用工作推进会在市委党校召开。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工作机制是市委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自身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今日起,松江党建网将选取我区部分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群众自治工作中发挥党组织作用的工作案例,供学习借鉴。
鱼塘的钱该不该补?
松江区泖港镇腰泾村“四议两公开”解决鱼塘纠纷
近年来,泖港镇腰泾村党总支积极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不断拓宽村民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的渠道,形成了一套符合本村实际的村级事务民主管理机制,有效推动了全村发展。在解决一起因土地复垦引发鱼塘承包主与村委会之间的合同纠纷中,村党总支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积极展开协调工作,使这起矛盾纠纷得到圆满化解。
村委会遇上了“钉子户”
2007年,腰泾村村委会把105亩鱼塘承包给了村民干某养殖鱼虾,并签订了3年的承包合同。2009年底合同即将到期,按照镇里要求,村“两委”班子确认将此105亩鱼塘列为2010年土地复垦计划,于是向干某发出了合同到期不再续约、限期搬迁的书面通知。
2010年初,当村委会工作人员上门和干某进行交接的时候,干某态度蛮横,扬言说要他搬走可以,但是村委会必须赔偿他的经济损失50万元。干某对工作人员嚷嚷说:“这样的事我遇的多了,你们去打听打听,不管合同到不到期,村委会最后都得满足承包户的要求,不给钱,根本不要想动!”工作人员碰了一鼻子灰,沮丧地回到办公室商量对策。难道真的像干某所说,除了赔钱,村委会就动不了这个“钉子户”?村党总支向周边村了解情况,真是不问不知道,别的村在收回承包土地中都吃过“钉子户”的亏,付出了高额的“赔偿金”。这事该怎么办?
“四议两公开”让群众来定夺
了解了这些情况后,在村“两委”班子会议上,大家纷纷献计献策,最后决定由村党总支出面来与干某进行谈判协商。村党总支多次上门与干某进行沟通,并找了村里几位有威信的老党员、老同志出面去做干某的工作。在多次努力下,干某总算松了口,提出让村委会补偿他的道路设施、改塘费用、进排水设施、鱼苗、临时房屋、搬场费等共计30万元。谈判的结果上报了村“两委”班子会商议,大家一合计,土地复垦计划关系到全镇工作大局,必须按期完成鱼塘搬迁任务,可是30万元对于村里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不能就几个村干部说了算,必须听取党员和村民的意见,让大家来定夺。
村党总支立即召开了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参加的会议,村党总支对整件事做了情况说明,党员和村民代表们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最后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表决,大家一致作出三项决议:一是鱼塘搬迁工作必须按期完成,不能耽误全镇的工作;二是不同意干某提出的30万元赔偿款,对干某补偿金额不得高于10万元;三是授权村“两委”班子在与干某协商无果的情况下走司法诉讼程序。表决结果给了村干部实足的底气和支持。
2010年7月,在与干某多次沟通无果的情况下,村委会聘请了律师向法院起诉干某。一石激起千层浪,干某的行为和做法在村里引起了轩然大波。大家都纷纷谴责干某的做法,甚至连他的家人和亲戚都在谴责他的这种损害集体利益的行为。这些都给干某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在经过法庭的多次调解后,村委会最终与干某达成了补偿8.8万元的协议,按时完成了鱼塘搬迁任务。之后村里立即开展土地平整,按时通过了上级对该村的土地复垦验收,圆满完成了年度复垦任务。
村党总支在党务、村务公开栏里张贴了事情的处理结果,党员和村民们纷纷拍手称好,一位村民说:“现在,村里的事不仅要和我们通气,还要采纳我们的意见,我们坚决支持!”
干群“三心合一”共谋科学发展之路
通过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使得腰泾村“两委”班子齐心了、村民群众放心了、干部工作更有信心了。村党总支进一步完善了《腰泾村党总支集体民主决策议事规则》,村党总支书记感言:只有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完善各项议事决策制度,才能保障党员群众的知情权、管理权、决策权和监督权,才能更有效地化解基层矛盾,密切干群关系,促进村级经济社会的平稳快速发展。“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有效实施,对于加强农村党建工作具有积极意义,能够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加强群众自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调动村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维护村庄和谐稳定。